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市场经济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与对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我国市场经济继续深入发展的情况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出现了新挑战和新问题:如金钱观的改变、仇富嫌贫、个性自由与市场规则的冲突、市场竞争与心理脆弱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非常需要德才兼备的劳动力资源,因此我们要积极解决大学生出现的这些问题,以利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实现。
作者
马海峰
任惠兰
机构地区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组织部
出处
《青少年研究》
2006年第6期7-8,11,共3页
Youth & Juvenile Study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大学生
思想道德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莫税英.
论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J]
.学术论坛,2005,28(7):193-196.
被引量:15
2
朱丽.
新时期高校德育问题探析[J]
.求实,2004(S1):199-200.
被引量:17
3
陆国宾.
大学生思想现状的分析与对策[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4):97-99.
被引量:4
4
张爱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取向:促进大学生自由发展[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9):32-34.
被引量:7
5
邰永琳.
大学生仇富心理初探[J]
.青少年研究,2004,4(2):39-41.
被引量:9
6
张若男.
诚信机制与大学德育[J]
.辽宁教育研究,2004(5):81-83.
被引量:1
7
张胜果.
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和思考[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20(4):72-75.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9
1
涂艳国.
试论“人的自由发展”的涵义[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36(3):70-76.
被引量:16
2
鲁洁.
试论德育之个体享用性功能[J]
.教育研究,1994,15(6):46-47.
被引量:148
3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79.164.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96、254、96.
5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8.
6
甘传鹤,刘海涛.
大学生挫折心理的调适[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18(4):78-79.
被引量:4
7
吴勇.
传统道德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J]
.改革与战略,2003,19(7):71-72.
被引量:1
8
孙其昂.
论依靠全社会共同来做思想政治工作[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68-70.
被引量:7
9
仇月娥.
当代大学生政治文化的结构差异及构建趋向[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82-87.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49
1
戴斌.
新教育形势之下加快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转型——以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为例[J]
.科教导刊,2014(16):103-104.
2
宋伟.
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念的失衡及原因分析[J]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14(1):21-24.
被引量:1
3
鞠霞.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研究[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0(3):34-35.
4
刘雪巍.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创新[J]
.消费导刊,2009,0(16):186-186.
被引量:1
5
文静.
后现代主义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方法的启示[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1):113-114.
被引量:3
6
郑芳.
新时期高校德育改革探析[J]
.理论月刊,2005(3):144-146.
被引量:10
7
许琛.
论大学生贫富差距两极分化与和谐校园的构建[J]
.法制与社会,2008(28).
被引量:4
8
邹勇华.
大学生贫富差距“裂痕效应”的挑战与对策[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19(3):52-54.
被引量:4
9
刘朝云.
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J]
.龙岩学院学报,2005,23(6):119-121.
被引量:2
10
王合家.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德育创新的思考[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3):83-84.
被引量:4
1
孙晓青.
德国:莱茵河模式:经济效率 个性自由 社会公正[J]
.中国经济信息,1992(12):39-39.
2
周克明.
钱文化的悲衰[J]
.陕西审计,1999(1):42-42.
3
孙启香,刘玲,李科举.
消费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
.文教资料,2009(34):218-219.
4
刘醒龙.
金钱与原则[J]
.新智慧(财富版),2005(3):62-62.
5
萧条年代的金钱观[J]
.连锁特许(报刊精萃),2009(5):43-44.
6
王健.
大学生利他行为的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J]
.未来与发展,2010,31(10):75-78.
被引量:1
7
王智泓.
市场经济下的拜金主义批判[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9):52-53.
8
周兴维.
财富系于永续之源[J]
.新智慧(财富版),2005(7):58-58.
9
王韧.
对于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
.中国商界:上半月,2012(8):368-368.
10
卓高生.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主义的再认识[J]
.青年学研究,2005(1):41-43.
青少年研究
200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