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吉林省玉米科学施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综述了吉林省玉米施肥原则、确定施肥品种、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并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
郑德春
张显东
栾英颖
机构地区
吉林市农业科学院
出处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6年第6期29-31,34,共4页
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玉米
施肥技术
进展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8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4
参考文献
6
1
李维岳,等.吉林玉米[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9-19.
2
冯巍,等.加强玉米产业化进程,提高经济效益[A].全国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7-25.
3
黄辉.
玉米生产、市场与技术发展及其对中国的思考与建议[J]
.世界农业,2006(4):53-56.
被引量:3
4
武志杰,等.缓释/控释肥料:原理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3-15.
5
张宽,王秀芳,吴巍,胡会军,王晓村.
玉米吸肥能力与喜肥程度对化肥效应的影响及其分级[J]
.玉米科学,1999,7(1):65-71.
被引量:20
6
玉米大面积课题组.
玉米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成效卓著[J]
.玉米科学,2000,8(2):3-9.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24
1
夏燕,徐金鹏,吴涛.
内蒙古土默特左旗玉米产业发展状况的分析[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8(4):150-152.
2
张国辉,王立春,谢佳贵,王秀芳,侯云鹏,尹彩侠,于雷,张宽.
对应用土测值直接推荐磷肥用量方法的田间校验[J]
.吉林农业科学,2008,33(5):26-29.
3
刘志全,沈海波,路立平,鲍树忠.
玉米自交系耐旱性与耐瘠性相关性研究[J]
.玉米科学,2008,16(6):44-47.
被引量:5
4
高玉山,窦金刚,毕业莉,王永军,刘慧涛.
半干旱地区玉米高产栽培经济施氮量研究[J]
.玉米科学,2008,16(6):149-151.
被引量:3
5
吴方卫,章辉,张锦华,许庆,沈亚芳.
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对居民生活影响分析[J]
.林业经济,2009(3):46-50.
被引量:4
6
辛德财,王鹏文.
不同糯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性与采收期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290-2291.
被引量:9
7
边秀芝,郭金瑞,阎孝贡,刘剑钊,任军.
吉林西部半干旱区玉米高产氮磷钾肥适宜用量研究[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10(2):63-65.
被引量:19
8
娄方德.
紧凑型玉米掖单13对氮磷钾元素的吸收规律[J]
.贵州农业科学,1999,27(4):12-15.
被引量:5
9
齐红志,刘天学,杜成凤,李潮海.
玉米苗期对氮、磷、钾亏缺的响应及基因型差异[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45(2):142-148.
被引量:13
10
蔡红光,张秀芝,任军,高强,陈范骏,米国华.
不同品种氮素累积量及转移的基因型差异[J]
.玉米科学,2011,19(6):49-52.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86
1
张明生,王丰,张国平.
中国农业用水存在的问题及节水对策[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z1):1-6.
被引量:52
2
陈立军,唐启源.
玉米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其影响因素[J]
.作物研究,2008,22(S1):428-434.
被引量:13
3
任转滩,马毅,李合新,李汉忠.
浅谈我国玉米杂交种种质来源及其利用途径[J]
.玉米科学,2004,12(2):30-33.
被引量:26
4
路海东,薛吉全,马国胜,王满意,贾育恒,任建宏.
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源库调节对籽粒产量形成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9):9-13.
被引量:21
5
王斌,魏永霞,张忠学,王立敏.
坐水种对东北半干旱地区玉米前期生长发育的影响[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4,20(4):275-276.
被引量:12
6
李少昆,张旺峰,魏邦军,杨刚,刘景德,赵海.
不同密度玉米根系在大田土壤中的分布、重量的调节及与地上部分的关系[J]
.玉米科学,1993,1(3):43-49.
被引量:41
7
胡昌浩,董树亭,岳寿松,王群瑛,高荣岐,潘子龙.
高产夏玉米群体光合速率与产量关系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3,19(1):63-69.
被引量:141
8
谭凤梧.
玉米叶片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功能的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89,20(1):30-34.
被引量:14
9
陆卫平,周钧,刘永珍.
江苏滨海盐土夏玉米高产栽培途径的研究[J]
.江苏农学院学报,1994,15(1):31-34.
被引量:5
10
刘培利,林琪,隋方功,孙作启.
紧凑型玉米根系高产特性的研究[J]
.玉米科学,1994,2(1):59-63.
被引量:34
引证文献
5
1
周永娟,侯彦林,李红英,王剑峰.
吉林省玉米主产区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分布特征[J]
.土壤通报,2008,39(5):1038-1041.
被引量:6
2
周萍.
浅谈玉米科学施肥的原则与技术[J]
.科技致富向导,2012(36):283-283.
3
王昆,蒋敏明,李云霞,黄情,赵丽萍,唐启源.
玉米高产群体建立的途径及关键技术[J]
.作物研究,2013,27(2):185-190.
被引量:9
4
郑晓雪,秦丽杰.
不同降水年型吉林省中部玉米生产水足迹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2019,31(5):695-703.
被引量:6
5
吴雯.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探讨[J]
.种子科技,2023,41(8):108-11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刘孟佳,杨仁斌,傅强,魏凤.
5%咪鲜胺可湿性粉剂在水稻植株及稻田水土壤中的消解动态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13(12):72-75.
2
李倩,丁兆堂,王玉,张新富,洪永聪.
崂山茶园土壤养分水平与年变化动态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3):119-123.
被引量:4
3
宇苗子,孙虎,王继夏.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退耕地土壤理化特性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2009,29(6):29-33.
被引量:1
4
马超群,刘铁铭,杨梅焕.
高陵县土地整理中新增耕地土壤养分现状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5):175-180.
被引量:18
5
李倩,王玉,侯君合,丁兆堂.
崂山绿茶品质及其与土壤肥力关系的研究[J]
.土壤通报,2010,41(5):1101-1104.
被引量:4
6
韩磊,李锐,朱会利.
安塞县农田土壤养分现状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5):91-97.
被引量:14
7
王福全.
新民地区玉米高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4(8):70-70.
被引量:1
8
柯福来,朱凯,邹剑秋.
密度对高粱品种辽杂19群体子粒灌浆的效应[J]
.作物杂志,2016(5):141-146.
被引量:4
9
邬小春,苏文楠,韩清芳,王兴义,孟祥萍,丁瑞霞,王子煜.
密度对不同株型夏玉米光合特性与群体冠层结构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2016,25(12):1792-1801.
被引量:8
10
许烨,张睿,董增娣,张鹏,李凤艳.
关中引黄灌区夏玉米适宜品种及密度筛选的研究[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1(3):101-107.
被引量:1
1
那彦龙,程彦,尤冠军.
玉米科学种植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0):203-203.
2
安道渊,黄必志,吴伯志.
青贮玉米栽培技术措施与产量品质的关系[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3):192-200.
被引量:24
3
刘春增,司智成.
玉米杂交种——丹玉18号[J]
.种子世界,1995(4):39-39.
4
宋红艳.
吉林省西部玉米科学灌溉技术[J]
.农业与技术,2015,35(13):120-121.
被引量:1
5
樊岚蓉,贺丽洁.
玉米磷肥肥效与耕作方式试验初报[J]
.河北农业科技,2008(17):55-56.
6
秦文永.
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业,2004(5):23-23.
被引量:7
7
李宁.
玉米科学施肥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6(13):154-154.
8
陈国平.
玉米科学施肥技术[J]
.土壤肥料,1993(6):8-11.
被引量:7
9
欢迎订阅2011年《玉米科学》[J]
.玉米科学,2010,18(3).
10
王德清.
玉米科学合理施肥技术[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5):263-263.
吉林农业科学
200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