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2年第3期37-39,共3页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同被引文献10
-
1严蔷薇,胡青.试论心理教育活动课的课程地位和性质[J].江西教育科研,2004(12):10-12. 被引量:5
-
2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15~318.
-
3申荷水,高岚.心理健康教育.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
-
4赵颖彦.2010年上海高校大学生安全情况通报[N].上海法制报.2010-03-19.
-
5四书五经[M]. 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2
-
6应文湘,纪政文.大学生心理健康矫正方法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9(5):55-56. 被引量:3
-
7张小乔.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2(5):9-11. 被引量:19
-
8叶一舵.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J].广西社会科学,2002(2):210-211. 被引量:22
-
9宋然然,吴汉荣,田书桐,蔡旭红.武汉市某中专学校学生人格特征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2):118-120. 被引量:3
-
10王丽荣,兰树海.试论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102-10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4
-
1徐娟,杨鑫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构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100-103. 被引量:15
-
2洪冬美.基于生命教育理论的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教学方法[J].科技资讯,2010,8(35):174-175.
-
3李雪.我国高校成教生缺乏存在感的心理问题浅析——基于罗洛·梅的存在本体论[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12(4):34-36.
-
4张孝凤.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初探[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2):151-154. 被引量:46
-
5张海芳.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0(14):145-146. 被引量:2
-
6张海芳.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指导意义探析[J].新校园(上旬刊),2015,0(5):88-89. 被引量:4
-
7臧晓文.让生命绽放活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7,0(3):27-28. 被引量:1
-
8高国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有效性探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7,20(3):84-87. 被引量:1
-
9陈秀敏,徐建军,林峰,周伟超.“3D”心育模式:推进师生共同成长--浙江省龙泉市第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解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0(8):63-66. 被引量:2
-
10姚恩菊.基于团体动力学理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实践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2):21-22. 被引量:9
-
1李国新.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3):333-333.
-
2倪悦慈.心理信箱[J].知识就是力量,2010(12):21-21.
-
3李娟.心理信箱[J].知识就是力量,2009(11):27-27.
-
4张兆友,庞亚珍.关于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黑河教育,2005(2). 被引量:1
-
5任庆芹,王淑艳,庞亚珍.对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导航,2008(5):10-11.
-
6张丽珊.丽珊心理热线[J].智力(提高版),2009(2):8-9.
-
7若平.若平心理热线[J].中学课程辅导(初一版),2000(5):55-55.
-
8刘正荣,陈家麟.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心育功能[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05(6):4-6. 被引量:1
-
9王忠东,郑雅娟.关于高等工科院校进行素质教育的思考[J].石油教育,2001(5):50-51.
-
10龚家惠.对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J].中国人才,1998,0(5):53-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