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2年第2期25-27,共3页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同被引文献25
-
1陈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研究综述[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5(9):3-5. 被引量:22
-
2张水耀.如何摆脱德育低效状态的几点思考[J].天津教育,2005(12):35-37. 被引量:4
-
3林源洪.新课程实施中思想品德课评价模式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7(8):44-46. 被引量:4
-
4陈慧宁.谈谈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和对策[J].龙岩学院学报,2006,24(A02):9-10. 被引量:12
-
5赵新春,孟庆恩.当前中学德育低效分析及对策研究[J].前沿,2006(10):83-85. 被引量:2
-
6傅琳凯.关于德育实效内涵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3):30-32. 被引量:7
-
7付玉莲.职校生职业道德教育方法与途径探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93-95. 被引量:4
-
8熊礼杭.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J].机械职业教育,2007(7):19-20. 被引量:6
-
9李春阳.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调控课堂[OL].[2010-05-04].http://www.hrbie.coln/newsInfo.aspx?pkId=9257.
-
10刘兆东.职业道德教育:问题、原则及方法[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03).
二级引证文献27
-
1游顺斌.小学德育工作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议论[J].新智慧,2017,0(27):95-95.
-
2王家睿.心理暗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种有效路径[J].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14(2):10-13. 被引量:1
-
3张茂盛.试论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2):85-87. 被引量:2
-
4刘颖.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促进学生潜能开发[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2,28(2):72-73. 被引量:1
-
5李明恺.陕西工读生受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3,29(4):34-39.
-
6王莹.小学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学周刊(上旬),2014(3):71-71.
-
7张林琳,戴舒.在专业实训课程中加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4(2):55-56. 被引量:1
-
8王家睿.基于心理暗示的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路径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4(4):9-11. 被引量:2
-
9辛欢,陈小满.暗示教学法在德育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文化论坛,2014,6(4):104-108. 被引量:1
-
10邹文娜,郑畅,孔阳.善用积极自我暗示,创造健康快乐生活[J].文教资料,2015(6):133-134. 被引量:2
-
1陈君宁.卸下班主任的“忙”装[J].南方论刊,2005(2):68-68.
-
2曹宝春.浅谈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课外阅读(中下),2012(21):305-305.
-
3李红.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上旬),2009(4):150-151. 被引量:5
-
4王海燕.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28(2):116-116.
-
5王倩.促进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0(2):10-11.
-
6吴大同.教育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J].江苏教育研究,2012(5):43-44.
-
7马云.让课堂自主合作更有效的一些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2016,0(5):6-6.
-
8任占国.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现状及干预措施研究——基于洛阳市初中生SCL-90的调查[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3(10):62-64. 被引量:5
-
9宋会尊.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J].河北教育,2004(11):14-14.
-
10吴运友.差生心理障碍及其疏导[J].人民教育,1995(11):20-21.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