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轻工教育》
2006年第4期12-14,共3页
China Education of Light Industry
共引文献308
-
1杨成全,卢玉和,石云龙,王振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4):79-81. 被引量:14
-
2邹青,呼咏,张富,魏福玉,范淑清.构建机械制造系列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J].高教探索,2007(S1):64-65.
-
3张学敏,贺能坤.本科教学评估指标“教学经费”构成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75-78. 被引量:7
-
4朱娴,郭磊.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5,3(3):55-56. 被引量:15
-
5孙崇正,肖念,金保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观的演进与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2):48-53. 被引量:20
-
6盛建龙,王芳.关于高职院校办出特色、提高质量的思考[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8,10(2):45-48. 被引量:1
-
7罗求实.树立高教质量观 提高教学管理质量[J].文教资料,2006(16):14-15.
-
8张必广.云南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22(2):83-87.
-
9梅士伟,丁洪浩,常晓宏,刘效森.综合性大学农学类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7):92-94. 被引量:8
-
10刘晓叙.对大众化阶段普通高等工程教育的几点思考[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S1):3-5.
同被引文献10
-
1林孝贵.《金融工程学》课程改革与建设[J].科技资讯,2008,6(16):200-201. 被引量:2
-
2卞志村.因材施教 术有专攻——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货币银行学》教学探讨[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6):51-53. 被引量:15
-
3黄达.金融学(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08.
-
4李志生.财经院校金融工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7(5):86-87. 被引量:11
-
5毛泽盛.化繁为简:《货币银行学》课程的教学艺术[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5,2(4):92-94. 被引量:7
-
6韩莉.《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析[J].当代经济,2009,26(7):118-120. 被引量:16
-
7刘炎,张学奇.应用型、复合型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外资,2010(24):43-43. 被引量:1
-
8韩莉.大类招生背景下“金融学”课程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中),2011(4):113-114. 被引量:2
-
9李伟军.金融工程专业培养与教学模块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22):268-269. 被引量:2
-
10丁述军,沈丽.《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1,14(7X):246-247. 被引量:13
-
1王淑平.基于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思考与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20):158-158.
-
2王海民.基于学科建设视阈下的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9,0(S1):327-328. 被引量:6
-
3蔡春,吕书强.培养数学素质适应大学数学学分制改革[J].电子科学技术,2017,4(1):119-121.
-
4肖汉明,肖娟群.理科生志愿填报之道[J].大学(高考金刊),2011(11):40-41.
-
5陈葵晞,张一纯.学年学分制下选修课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7(3):293-294. 被引量:3
-
6钟昊熹.大学的课这样上[J].高中生(高考),2003(1):52-52.
-
7夏静.浅谈成人高等教育任选课课程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科教导刊,2012(25):84-84.
-
8张波.西昌学院全院性任选课学生交卷过早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11):26-26.
-
9贾秀梅.关于大同铁一中开展素质教育的调查报告[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0(2):72-75.
-
10杨世伟.学分制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电子教育,2007(1):72-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