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科技创新是石油生产的“助推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科技创新在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十分重要,在未来的石油勘探开发进程中也将扮演重要角色。当前,勘探开发领域的科技创新主要包括基础理论创新和勘探开发技术创新两个方面。结合国内资源现状,分析了今后各个区域勘探开发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若干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作者
罗佐县
机构地区
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新疆石油科技》
2006年第4期74-76,共3页
Xinjiang Petroleum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石油生产
勘探开发
发展趋势
政策建议
分类号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3
1
刘会庚.
以科技进步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若干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1):81-83.
被引量:4
2
杨嵘.
中国石油产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
.经济评论,2004(1):52-57.
被引量:37
3
贾士超.
中国石油工业发展战略探讨[J]
.经济管理,2003,29(17):36-40.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周吉平.
加快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做出新贡献[J]
.石油科技论坛,2004,23(3):4-11.
被引量:2
2
谈峰.安全预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
3
严绪朝.中国石油大重组[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4
[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中文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5
余水定 郑秉文.《中国“入世”研究报告:进人WTO的中国产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63~268页.
6
钟艳阳.
“入世”对石油石化业的影响与对策——访石油管理干部学院韩学功教授[J]
.中国石油企业,1999(6):10-13.
被引量:2
7
State Bconotwc and Trade Commission.
中国石油工业“十五”规划[J]
.国际石油经济,2001,9(7):5-10.
被引量:13
8
中国石化工业“十五”规划[J]
.国际石油经济,2001,9(7):11-16.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9
1
张建刚.
中石油公司与国外跨国石油公司竞争力对比分析——中韩石油化工产业的比较优势分析[J]
.金融经济,2007(24):30-31.
2
汪莹.
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述评[J]
.江淮论坛,2008(2):29-38.
被引量:18
3
赵选民,张凡勇.
资源富集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新视角——评胡健等著《油气资源开发与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1):105-108.
被引量:1
4
杨锡云.
中国石油企业的营销管理与发展战略[J]
.消费导刊,2008(9):236-236.
5
罗萍,罗佐县.
创新是提升石油产业竞争力的灵魂[J]
.华东经济管理,2005,19(6):36-38.
被引量:2
6
杨晓龙,张更立.
我国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比较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5(6):31-32.
被引量:1
7
罗佐县.
科技创新是石油生产的“助推器”[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23(3):4-7.
8
韩洪增,唐雄.
中国石油企业发展战略探讨[J]
.理论月刊,2006(11):151-154.
被引量:6
9
明娟,王子成.
珠三角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测度实证研究[J]
.珠江经济,2006(12):13-20.
被引量:4
10
梁涛,邓生辉.
构建中国石油安全战略体系思考[J]
.石油地质与工程,2006,20(6):100-10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1
1
田继东,袁国君.
依靠科技创新 发展石油企业[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26(3):79-80.
被引量:3
2
黄书先,唐涛.
国外石油公司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浅析[J]
.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27(3):407-408.
被引量:2
3
邓卫明.
加速科学技术进步促进四川油气工业发展[J]
.天然气工业,1995,15(6):74-75.
被引量:1
4
康大臣.
论中国石油科技自主创新——以石油地质理论创新为例[J]
.国际石油经济,2006,14(2):44-47.
被引量:3
5
董玉成,徐寅峰,张桂清.
群体思维收敛性定量验证[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26(3):108-111.
被引量:12
6
余为,雷体翠.
石油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J]
.石油天然气学报,2006,28(3):156-157.
被引量:1
7
郝斐,程林松,李春兰,周体尧,姚运杰.
特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研究[J]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6,28(6):29-32.
被引量:116
8
郭小哲,葛家理.
专家群体思维中分歧专家的确定与处理[J]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7,4(1):1-5.
被引量:2
9
葛家理,涂彬,郭小哲.超低渗油藏渗流规律及其应用新探索[C].第八届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5:5-12.
10
杨正明.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及其应用[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4.
引证文献
2
1
郭小哲.
油气科技创新思维路径决策模型研究[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4(6):95-99.
2
杨秋荣,范白涛.
浅谈科技进步在渤海油田钻完井技术发展中的作用[J]
.石油科技论坛,2010,29(5):4-6.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郭良春,马认琦.
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
.石油科技论坛,2011,30(4):18-21.
被引量:6
2
范白涛.
渤海油田钻完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
.中国海上油气,2017,29(4):109-117.
被引量:74
3
季军良.
渤海湾油田海上油田钻完井技术分析与应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0):60-61.
4
安文目,魏辉龙.
渤海油田潜油电泵动力电缆穿越密封技术发展现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2,42(1):168-170.
被引量:4
1
罗佐县.
科技创新是石油生产的“助推器”[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23(3):4-7.
2
周立群.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科学的发展[J]
.理论与现代化,2002(2):58-58.
3
卡学文.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分析及调整[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8(S1):49-56.
被引量:1
4
21世纪气象科学发展趋势和方向[J]
.中国科技奖励,2005(1):13-15.
被引量:1
5
赵栩.
对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
.中国外资,2008(10):138-138.
6
郭增麟.
“黑色血液”能否养活世界经济[J]
.当代世界,2003(1):36-37.
7
潘凌云.
沙漠中的奇迹——科威特[J]
.中国经贸画报,1998(10):68-69.
8
龙星健.
我国石油地质勘探行业的发展机遇和经营策略[J]
.中国科技博览,2011(17):29-30.
9
张军.
先进制造的特征、发展趋势和方向[J]
.中国科技成果,2005,6(22):6-8.
10
徐耀明.
墨西哥石油工业发展概况[J]
.拉丁美洲研究,1982(4):47-47.
新疆石油科技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