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10期912-913,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参考文献5
1 杨雁灵,窦科峰,李开宗.培养住院医师防范医疗纠纷能力的体会[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2):127-128. 被引量:1
2 卓大宏.康复医学: 在转变中跨向新世纪[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7,12(4):145-148. 被引量:7
3 王刚.在大学开设康复医学学历教育的几点体会[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7):447-448. 被引量:13
4 恽晓平.《康复疗法评定学》的基本编写思路和特色[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8):680-681. 被引量:8
5 徐水凌,严蕊琳.康复医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运用[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1,7(3):140-141.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23
1 陈仲武.我国康复医学事业的兴起[J] .中国心血管康复医学,1996,5(1):1-3. 被引量:1
2 恽晓平.康复疗法评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3 Brunnstrom S, Movement Therapy in Hemiplegia[M]. New York: Harper & Row,1970.
4 DeLisa JA, Gans BM,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M]. 3rd ed. Philadelphia : Lippincott-Raven Publishers, 1998.
5 Giannini S, Catani F, Benedetti MG, et al. Gait analysis: Methodologie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M], Milan: IOS Press, 1994.
6 Arnadottir G. The Brain and Behavior[M]. Missouri: Mosey Company,1990.
7 Hislop H J, Montgomery J. Maniels and Worthingham's Muscle Testing, Techniques of Manual Examination[M]. 7th ed. Philadelphia: Saunders Company, 2002.
8 Jacobson GP. Handbook of Balance Function Testing[M]. New York:St. Louis Inc. ,1993.
9 Neistadt ME, Crepeau EB. Occupational Therapy[M].9th ed. New York: Lippincott, 1998.
10 OSullivan SB, Schmitz TJ. Physical Rehabilitation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M]. 3rd ed. Philadelphia:Davis Company, 1994.
共引文献37
1 苏晓琳,镇万新,赵坚.城市康复医疗机构合理化分布的初步构想[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1,10(13).
2 刘凤书.康复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的方案构想[J] .情报学报,1998,17(S1):31-33.
3 杨祖福.注重在康复医学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7):448-448. 被引量:1
4 陈燕,苏霞,刘巧梨,扬秀玉,王熠平,岑展芬.讨论互动式教学法在康复护理人员短期培训中的应用[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6):501-501. 被引量:5
5 罗治安,邹文开.五年一贯制高职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 .中国康复,2005,20(4):256-256. 被引量:5
6 陈巍,纪树荣.继发性功能障碍预防知识在康复教育中的意义[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8):681-682. 被引量:3
7 王强.如何激发康复医学生学习麻醉学知识的兴趣[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2(3):276-276. 被引量:2
8 金乐民.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之探索[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3):244-245. 被引量:11
9 陈庆亮,王小燕,倪刚.高职《康复评定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探讨[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8):799-800. 被引量:16
10 杨纯生,董新春,贾杰,李晓芳.康复医学教学中的“引导式”教学法[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10):925-926. 被引量:34
同被引文献51
1 黄晓春.脊髓损伤的康复目标[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1,10(14):5-7. 被引量:18
2 刘巍,吴文,樊涛.影响康复医学实习带教的因素与对策[J] .南方医学教育,2010(1):41-42. 被引量:2
3 杨清武,王景周,王琳,周红杰,高东.临床进修医师康复医学意识调查及思考[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3):7554-7556. 被引量:3
4 陈康宁,黄河清,李露斯.神经内科进修生培养的体会[J] .局解手术学杂志,2004,13(6):412-412. 被引量:2
5 母晓明,郭洪科,许学杰,任香兰,杨桂红,谯丽霞.康复医学在市级综合医院的发展与思考[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5):412-412. 被引量:5
6 恽晓平.《康复疗法评定学》的基本编写思路和特色[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8):680-681. 被引量:8
7 王珏,郭根平,沈丰庆.关于区级医院开展康复医学科的经验[J] .中国康复,2005,20(5):280-280. 被引量:2
8 周谋望.骨科康复的科学性与规范化[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10):723-723. 被引量:8
9 潘晓峰,陈国华,张继龙,高晓峰,周景芬.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康复,2005,20(6):342-343. 被引量:31
10 郭明,李建军.我国康复医学发展的新思路[J] .中国康复,2005,20(6):371-373.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9
1 吕卫军.浅论康复目标的确立在康复实践中的重要性[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1):100-100. 被引量:2
2 王春玉,周谋望.对地震伤员康复治疗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8,24(11):725-727.
3 吴时新,王春英,杨丽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康复的知识信念行为调查分析[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9):99-101. 被引量:4
4 刘建军.培养儿童康复进修医生的实践与思考[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31(2):294-296. 被引量:5
5 邓福鹏.浅谈康复科进修生的培养[J] .医学信息,2011,24(17):5824-5824. 被引量:4
6 范艳萍,吕美萱,赵彦博,栾天明,姜志梅,吕智海,张士岭.康复治疗目标和计划在康复治疗学专业毕业实习中的初步研究[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9):872-873. 被引量:5
7 王俊英.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2013,3(18):165-166. 被引量:6
8 任钰,巴努,王宝兰.浅谈康复医学进修医师带教体会[J] .继续医学教育,2016,30(8):6-7. 被引量:5
9 张启富,吴小平,梁天佳.浅谈康复医师进修学习体会[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8(8):57-59.
二级引证文献28
1 张颖,杨坚,沈俊,乔蕾,王陶黎,黄欣,李洪丽,范利,羊健中,黄丽华.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结合传统实习带教法在康复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3):235-237. 被引量:18
2 范艳萍,吕美萱,赵彦博,栾天明,姜志梅,吕智海,张士岭.康复治疗目标和计划在康复治疗学专业毕业实习中的初步研究[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9):872-873. 被引量:5
3 时秀锋,戴冬梅,郭艳,范树腾.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现状[J] .全科护理,2012,10(29):2766-2767. 被引量:5
4 王雪,王志锋.康复进修生结业考试成绩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9):899-900. 被引量:4
5 王怀林.偏瘫痉挛模式形成的因素及干预措施[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35(4):138-139. 被引量:1
6 邹生燕,马凤荣.“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6):161-163. 被引量:8
7 张明,周敬杰,韩良,李书钢,徐付国,陈伟.病例分析教学在肌肉骨骼康复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11):1152-1156. 被引量:6
8 魏北星,张倩,胡春英.物理疗法科923名进修人员情况调查与分析[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21(5):615-617. 被引量:4
9 刘建军,吴卫红,张雁,曾凡勇,李南玲,席冰玉,董婕,庞冬清.远程培训儿童康复人员的实践与分析[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2):237-240. 被引量:3
10 厉景宇,陈海军,王洲,詹庆,陈龙.基于治疗任务的康复治疗管理系统建设[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5):613-615. 被引量:7
1 张启富,吴小平,梁天佳.浅谈康复医师进修学习体会[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8(8):57-59.
2 魏琴,李跃平.福建省老年医疗保健服务发展现状与对策[J]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6,6(5):67-72. 被引量:2
3 陈亚伟.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记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北京博爱医院院长、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院长李建军[J] .健康大视野,2008(1):48-51.
4 王晓敏,王震.浅论我区康复医学事业的建设和发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08,27(10):68-70. 被引量:1
5 黄澎.康复医学教学中的辩证思维培养[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8):745-746. 被引量:6
6 李文龙.关于改进高职康复医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1(33):8-9.
7 邱卓英.《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对当代康复医学教育发展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7):416-417. 被引量:11
8 刘登蕉,贾丽娜,王小燕,徐松华,谢涛,倪捷.福建省康复医学状况与发展趋势调查[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37):120-121. 被引量:2
9 李宝山,苗尔平,张勇.县级医院开展神经康复工作的经验[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7(1):54-54.
10 中国康复事业的领军人--记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李建军教授[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6,37(3):408-412.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