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天津中医药》
CAS
2006年第6期515-517,共3页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参考文献26
1 梁海峰,李成植,徐肖肖,杨明珍.纳米中药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7(1):25-27. 被引量:15
2 张颖,陈世玲,盖国胜,张兰英.中草药与难溶药物超细粉碎技术的应用[J]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1,3(2):9-11. 被引量:11
3 屠梅芳,施顺清.试论中药剂型改进的思路[J] .中草药,2001,32(10):956-958. 被引量:3
4 徐辉碧,杨祥良,谢长生,杨亚江.纳米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1,32(3):161-165. 被引量:117
5 杨祥良,徐辉碧,吴继洲,谢长生.基于纳米技术的中药基础问题研究[J]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28(12):104-105. 被引量:82
6 全从娟,傅正义,马培燕,苏艳丽.纳米技术在中药开发中的应用[J]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3,21(4):582-585. 被引量:7
7 边可君,杨祥良,徐辉碧,谢长生,管竞环,马威.纳米石决明的研究[J] .中成药,2003,25(4):296-299. 被引量:13
8 皮振邦,田熙科,杨超,王传金,杨立军,张素新.纳米炉甘石的制备[J]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2,48(6):649-651. 被引量:5
9 丁志平,孙毅坤,乔延江.不同粒径黄连粉体中小檗碱体外溶出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3):60-62. 被引量:21
10 徐辉碧 杨祥良 等.雄黄抑制小鼠肉瘤S180的尺寸效应的初步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88-289.
二级参考文献172
1 何军,奉建芳,庞家忠,陆伟根,侯世祥.水飞蓟素固体脂质纳米粒载药机制的研究[J] .中草药,2004,35(8):864-866. 被引量:4
2 杜志永,刘建平,朱家壁,谭力.丹参酮ⅡA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大鼠在体肠吸收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2004,39(8):611-613. 被引量:25
3 李珺婵,方晓玲,沙先谊,吴云娟,张丽珺.9-硝基喜树碱半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大鼠的药动学研究[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4,35(10):599-602. 被引量:14
4 何军,奉建芳,张乐乐,陆伟根,侯世祥.水飞蓟素固体脂质纳米粒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J] .中成药,2005,27(1):19-21. 被引量:18
5 张颖,陈世玲,盖国胜,张兰英.中草药与难溶药物超细粉碎技术的应用[J]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1,3(2):9-11. 被引量:11
6 王晓平,廖工铁,侯世祥,王传敏.β-环糊精在六神丸中的应用——2种六神丸的药剂学对比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3,18(7):415-418. 被引量:22
7 华素坤,仲维卓.热液条件下ZnO晶体的形成机理[J] .人工晶体学报,1994,23(3):177-180. 被引量:46
8 刘建武.妇科千金片薄膜包衣的工艺研究[J] .中成药,1994,16(9):4-5. 被引量:8
9 郭义明,于开锋,刘艳华,赵敬哲,王子忱,张恒彬.炉甘石炮制机理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8):596-599. 被引量:24
10 吴淦桐,赵明珠,徐端正.虫草多糖脂质体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成药,1995,17(2):26-28. 被引量:29
共引文献371
1 张晓伟.制备丹参酮IIA脂质体的方法比较[J] .长治学院学报,2007,24(5):28-29. 被引量:1
2 岳志劲.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18(2):51-53. 被引量:1
3 李慧金,苑辉卿.纳米技术在国内药学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02,21(1):52-53. 被引量:1
4 林火妹.中国客车:喜过友谊桥,策马越南路——写在中越国际道路运输线路开通之后[J] .运输经理世界,2005(7):42-44.
5 张三省.农村客运站:类别选择和建设要求[J] .运输经理世界,2005(7):72-73. 被引量:1
6 牛婷婷,张秀荣.现代中药制剂研究进展[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3,34(5):371-375. 被引量:7
7 马宁,王磊,张龙贵,付国斌,邹永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巨噬细胞内吡喹酮含量[J] .长沙医学院学报,2011(2):5-7.
8 李春萌,盖国胜,何希辉,邢东明.粉体技术在中药中的应用[J] .中国粉体技术,2004,10(3):48-50. 被引量:8
9 李秀凤,殷辉安,唐明林,安连英.纳米中药研究进展[J] .中医药通报,2004,3(5):53-56. 被引量:5
10 马国,邓盛齐.纳米技术在药学中的研究应用进展[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4,25(5):233-237.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6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90.
2 Imokama G,Kawai M,Mishima Y. Differential 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hypermelanosis induced by UVB,PUVA,and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using a brownish guinea pig model[J].Archives of Dermatological Research,1986,(05):352.doi:10.1007/BF00418162.
3 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会色素病理学组.白癜风临床分型及疗效标准(草案)[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5(03):212.
4 盛国荣.祛白酊对实验性白癜风的治疗作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14(2):57-59. 被引量:13
5 龙子江,白玫,樊彦,丁荣光,王元勋.化学脱色法制备白癜风动物模型[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7,16(6):60-61. 被引量:38
6 张汝芝,朱文元.过氧化氢与白癜风的发病机制[J]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2,28(6):356-359.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5
1 杜娟,夏佳楠,沈丽,王元元,王亚苹,张德芹.菟丝子、骨碎补提取物体外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2(1):52-54. 被引量:6
2 尹正国,曹林忠,陈秉雄,宋敏.骨碎补效用历史沿革及现代机理浅析[J] .光明中医,2015,30(6):1368-1371. 被引量:1
3 檀龙颜,马洪娜.骨碎补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11):66-70. 被引量:38
4 杨登科,黄兰兰,徐杰,王军,汪黔蜀.中医药治疗白癜风的实验研究进展[J] .皮肤病与性病,2017,39(3):172-176. 被引量:3
5 宋亚刚,白明,方晓艳,田硕,苗明三.基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药外治机制探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25(7):220-227. 被引量:38
1 王爱贵.纳米科技在药学领域的应用[J] .江西中医药,2008,39(3):64-64.
2 刘晓来,赵东林,梁峻.纳米科技与中药现代化[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10):850-851.
3 苏新民.浅议肺气之概念及其相关问题[J] .江苏中医药,2013,45(6):61-63.
4 池晓玲,谢玉宝,萧焕明,蔡高术.臌胀中医外治法源流探析[J] .中医外治杂志,2009,18(6):3-5.
5 周启仲.中药的服药方法[J] .教育导刊(下半月),2003(01X):45-45.
6 中药汤剂的煎煮知识(六)[J] .中国民间疗法,2007,15(6):44-44.
7 阮鸣.纳米技术及其在中药研究中的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04,23(4):27-29. 被引量:2
8 胡铭,翟延君,刘洋.纳米中药技术的应用与前景评析[J] .中医药学刊,2002,20(2):163-163. 被引量:7
9 戴晓钟,王玉梅.纳米科技简介[J] .中国科学美容,2001(3):97-97.
10 李瑶瑶.浅谈丹参的临床作用[J]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2):36-36.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