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的回顾与评价
被引量:2
出处
《事业财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12,共5页
同被引文献9
1 潘永,邓剑平.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会计处理[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12):25-27. 被引量:2
2 孙天琦,杨岚.有关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调查报告——以我国五家上市银行为例的分析[J] .金融研究,2005(6):116-130. 被引量:64
3 Taisier A.Zoubi."Osamah AI-Khazali.Empirical testing of the loss provisions of banks in the GCC region[J].Managerial Finance.Vol.33 No.7,2007.
4 Hasan,I.and Wall,L.Determinants of the loan loss allowance:some cross-country comparison[J].The Financial Review,Vol.39,2004.
5 Lobo,G.and Yang,D."Bank managers"heterogeneous decisions on discretionary loan loss provisions[J].Review of Quantitative Finance and Accounting,Vol.16,2001.
6 李宇嘉,陆军.风险溢价、预期损失与预测贷款损失准备金[J] .当代财经,2007(12):50-56. 被引量:9
7 王建军,杨坤,郗永春.新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影响[J] .上海金融,2008(1):80-83. 被引量:13
8 钱红华,贾建军.贷款损失准备会计处理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监管关系探讨[J] .金融与经济,2003(8):18-21. 被引量:4
9 贾丽,徐子蒙.我国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分析[J] .上海金融,2004(2):18-21.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7
1 朱学彬,于雳.关于新监管体系下贷款减值行为的思考[J] .现代管理科学,2010(12):59-61.
2 王莹.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实证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2(28):58-59.
3 陈旭东,何艳军,张镇疆.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动机——基于中国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J] .投资研究,2014,33(10):4-16. 被引量:8
4 张敏,谢露,马黎珺.金融生态环境与商业银行的盈余质量——基于我国商业银行的经验证据[J] .金融研究,2015(5):117-131. 被引量:47
5 张馨月,武力超,陈玉春,乔鑫皓.操控性应计利润造成的收益假象之谜——基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J]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8,37(4):682-699. 被引量:1
6 王莹.我国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因素分析[J] .中国证券期货,2011,14(6X):11-12. 被引量:2
7 周颉,邹雅萍.欧债危机下银行信息披露与贷款损失准备的关系研究[J] .价值工程,2016,35(35):8-12.
1 刘立峰.4万亿投资计划回顾与评价[J] .中国投资(中英文),2012(23):35-38. 被引量:8
2 吕新玲,李青,周骋.中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述评[J] .经济研究导刊,2012(12):56-57.
3 姚长辉.杀猪宰牛从此不再缴税[J] .中国畜禽种业,2006,2(4):22-23.
4 肖燕飞,易锋.我国财政农业投入的规模分析[J] .企业家天地(中旬刊),2011(4):56-56.
5 楚军红.通货膨胀与人寿保险:理论研究的回顾与评价[J] .中国保险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3):11-16.
6 本刊编辑部.回顾与展望[J] .中国农村金融,2005,0(12):1-1.
7 袁卓.IPO发行审核制度回顾与简析[J] .中国外资,2009(12):132-132.
8 韩东辉,石晓宇.对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 .现代商业,2010(20):210-210. 被引量:3
9 万水庭.把握机遇谋发展 开创信贷经营管理新局面[J] .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9(12):4-10.
10 马月丹,于娣,胡冬梅,于润吉,黄艺宝.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历程回顾与评价[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6):12-13.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