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荆州市稻飞虱特大发生原因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6
出处
《湖北植保》
2007年第1期8-10,共3页
Hubei Plant Protection
同被引文献43
-
1乔红波,程登发,孙京瑞,田喆,陈林,林芙蓉.麦蚜对小麦冠层光谱特性的影响研究[J].植物保护,2005,31(2):21-26. 被引量:30
-
2沈恒胜,陈君琛,黄进华,汤葆莎.水稻叶表皮硅体显微结构及其分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4(2):137-140. 被引量:11
-
3骆成凤,王长耀,刘永洪,牛铮.利用BP算法进行新疆MODIS数据土地利用分类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5,28(2):258-262. 被引量:15
-
4姜辉,林荣华,刘亮,瞿唯钢,陶传江.稻飞虱的危害及再猖獗机制[J].昆虫知识,2005,42(6):612-615. 被引量:37
-
5柏丽华,王小奇,田春晖,于凤泉.不同水稻品种对稻水象甲取食选择性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5,36(5):562-565. 被引量:19
-
6萧洪东,喻敏,王惠珍.硅对草坪草褐斑病抗性的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06,45(1):73-75. 被引量:5
-
7张国良,戴其根,张洪程,凌励,刁守雨.硅肥和接种纹枯病菌对水稻膜脂过氧化和防御酶活性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6,27(1):49-53. 被引量:18
-
8杨秉耀,陈新芳,刘向东,郭海滨.水稻不同品种叶表面硅质细胞的扫描电镜观察[J].电子显微学报,2006,25(2):146-150. 被引量:22
-
9王才林.江苏省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育种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06,34(3):1-5. 被引量:55
-
10任春艳.温县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影响及应对措施[J].河南气象,2006(1):60-61. 被引量:4
引证文献6
-
1刘银秀,范剑,肖学胜.气候变化与对荆州市粮食安全影响的思考[J].湖北农业科学,2008,47(9):1092-1094. 被引量:1
-
2熊勤学,吴涛.2006年荆州市稻飞虱危害的遥感分析及评价[J].遥感信息,2008,30(5):41-44. 被引量:4
-
3郑文静,刘志恒,张燕之,刘欣,王昌华,赵家铭.施硅对提高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的作用与机制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09,37(5):137-140. 被引量:1
-
4孙祖雄.防城港市沿海稻区稻飞虱迁入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植保导刊,2012,32(9):36-39. 被引量:3
-
5范桂萍,宁锦程,普照,张云明,靳惠明,李自顺,钱春平.2002~2013年峨山县稻飞虱发生情况分析及其预测模型组建[J].中国植保导刊,2014,34(3):49-51.
-
6林来金,曾娟.云霄县白背飞虱近年发生特点和暴发原因分析[J].中国植保导刊,2016,36(8):54-5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0
-
1马张宝,李炳燮,齐清文,刘高焕.基于光谱特征分析的MODIS影像去云算法的研究[J].遥感信息,2009,31(4):3-8. 被引量:5
-
2黄建荣,孙启花,刘向东.稻纵卷叶螟危害后水稻叶片的光谱特征[J].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3):2679-2687. 被引量:21
-
3许文燕,龙继锐,马国辉,汤海涛.液体硅钾肥对杂交晚稻抗倒伏性和物质生产的影响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8):24-28. 被引量:14
-
4孙启花,刘向东.稻纵卷叶螟危害孕穗期水稻的光谱诊断[J].中国农业科学,2012,45(24):5040-5048. 被引量:10
-
5卜锋,徐优良,蒋国泽,张爱华.泰兴市褐飞虱发生演变规律及防治对策[J].生物灾害科学,2013,36(1):72-75. 被引量:1
-
6商兆堂,姜东,何浪.气候变化对小麦生产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1):6-11. 被引量:12
-
7苏荣瑞,熊勤学,耿一风,刘凯文,高华东,金卫斌.利用多时相HJ-CCD影像监测江汉平原南部地区棉花和中稻种植面积[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2(11):1441-1448. 被引量:7
-
8黄成宇,王华生,林作晓,龙梦玲.广西早期稻飞虱灯诱情况变化特点[J].广西植保,2013,26(B12):4-6. 被引量:1
-
9林来金.福建省云霄县稻飞虱种群发生动态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16,31(3):301-307. 被引量:2
-
10饶汉宗,谢子正,李阳,石磊,黄世文.青田山区单季稻稻飞虱发生及绿色防控技术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1):2096-2098. 被引量:1
-
1黄圣翠,陈江城,马国春.1995年白背飞虱第二代特大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湖北植保,1996(4):9-9.
-
2何习光.2006年监利县稻飞虱特大发生原因及其防治对策[J].湖北植保,2007(4):14-15.
-
3黄蔚兰,吴彩玲,徐劲峰.2005年潜山县褐飞虱特大发生的特点、原因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6):183-184.
-
4张广超,王正东,刘志卉,杨薇,梁磊,杨勇,李吉胜,邵成,任才齐,郑仁军,郝绪春,郭厚杰.2003年五(3)代稻纵卷叶螟特大发生原因分析与测报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04,32(4):677-677. 被引量:1
-
5杨荣明,朱叶芹,刁春友,张芳.2003年江苏省稻纵卷叶螟特大发生原因及其治理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04,24(2):11-14. 被引量:25
-
6穆兰芳,刘于成,朱福官,丁海红,滕金洪,钱斌彬,曹卫菊.2005年吴江市褐飞虱后期特大发生原因及其防治对策[J].昆虫知识,2006,43(5):706-708. 被引量:19
-
7陈仕高,蒲正国,谢雪梅,谯青春,王泽乐.示范片稻纵卷叶螟特大发生原因及防治的思考[J].植物医生,2007,20(5):10-12. 被引量:1
-
8沈云树,周疆.马铃薯晚疫病特大发生原因及防控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20):176-177.
-
9蓝建军,陈文革,吴齐仟,覃保荣.2012年融安县第2代稻飞虱特大发生原因及防治[J].广西植保,2013,26(B12):51-53. 被引量:1
-
10蒋建忠,顾贫博,陶赛峰,邬永昌,戴智春.上海市奉贤区水稻纵卷叶螟特大发生原因及其防治对策[J].上海农业学报,2009,25(3):12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