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世说新语》对史传模式的继承与突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魏晋时代的志人小说《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小说演进时期的代表作。小说深受史传文学模式的影响,继承了史传模式中“实录”精神和“互文见义法”写作技巧;同时,小说又从艺术虚构、典型人物形象塑造和注重细节表现几方面,对史传文学写作模式进行创新与突破,对后世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
王新
机构地区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出处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79-81,共3页
Journal of Xuzhou Education College
关键词
《世说新语》
史传模式
“实录”精神
虚构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高淑清.《晋书》取材《世说新语》之管见[J]社会科学战线,2001(01).
2
李少雍.
中国古代的文史关系──史传文学概论[J]
.文学遗产,1996(2):4-17.
被引量:15
3
鲁迅 撰郭豫适 导读中国小说史略[M].
共引文献
14
1
段建宏.
从《文心雕龙·史传》看中国传统史学及其变革[J]
.长治学院学报,2007,24(4):54-57.
被引量:1
2
桂强.
四大文明古国史诗与史传产生与发展的差异性谫论[J]
.消费导刊,2008(9):229-230.
3
田昊.
试论凌力历史小说的审美追求——兼评《少年天子》[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3):72-76.
4
莫恒全,劳玉灵.
《文心雕龙》之《史传》篇的史论价值[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3(4):119-122.
5
李少雍.
史传里的琐事记载——《晋书》文学特色脞说[J]
.文学遗产,2008(1):28-38.
6
王小恒.
论《燕太子丹质于秦章》的史传文学特征[J]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9(6):97-100.
被引量:1
7
江震龙.
从《史传》篇看《文心雕龙》文体论的得失[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58-62.
被引量:5
8
王志强,宋丽霞.
“史”的同源字及与“士”“师”关系之管窥[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2(2):146-149.
9
孙玮志.
《文心雕龙》与齐梁社会的因缘际会[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49-52.
10
王怀成.
略论魏晋南北朝史传的文学研究价值[J]
.中华文化论坛,2016(8):62-66.
1
张卫中.
从“史传”模式到现代叙事——“文”、“史”观念的分离与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J]
.天津社会科学,2007(1):99-103.
被引量:2
2
徐曙海,王成军.
中国小说的“史传模式”新论[J]
.江苏社会科学,2005(1):184-188.
被引量:4
3
李霞.
隐忍以行,厚积薄发--阿赫玛托娃创作转折期探究[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3):12-15.
4
沫沫.
做个能讲出细节的人吧[J]
.学习之友,2013(11):29-30.
5
杨正先.
论托尔斯泰创作的真实性[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2):80-84.
6
张娟.
谈对唐代诗歌中互文见义句法的理解[J]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2006(2):73-74.
7
张志凌.
论汤显祖《牡丹亭》的“情”与“理”[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12):60-61.
被引量:1
8
牛志强.
偶然与必然[J]
.中国校园文学(青春号),2005,0(5):47-47.
9
唐文逸.
文化发展与榜样突破[J]
.中华活页文选(高二、高三年级版),2017,0(4):73-74.
10
汤振纲.
“夏氏范式”与新文学史编著——兼评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4):20-25.
被引量:3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