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苏曼殊到郁达夫的现代感伤 被引量:5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五四前后的苏曼殊、郁达夫小说,不仅感伤美学风貌较为一致,而且有清晰的发展流变轨迹。这种小说的情感表现的力度、人物内省的强度、艺术想象的方式,与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有本土的质的差别。其情感内核和美学风貌主要表现为感伤,而非浪漫。在感伤语境中辨析其情感美学的特质,考察其感伤情绪的自我抒叙,探究其感伤与逃遁的内省方式,阐发其从飘零人到零余者的抒情形象的一致与差异,探索知识分子与时代的情感互动方式的变迁,是穿透那一时段人的历史的有效途径。
作者 陈亚平
机构地区 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7-178,共12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陶晶孙:《急忙谈三句曼殊》,《牛骨集》,太平书局1944年版.
  • 2郁达夫:《杂评曼殊的作品》,《郁达夫全集》第5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 3《西方文论选》(下),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302页.
  • 4[德]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第489页.
  • 5郁达夫.《文学概说》[A]..《郁达夫文集》第5卷[C].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
  • 6[美]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 7波斯彼洛夫:《文学原理》,王忠琪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78页.
  • 8苏曼殊:《苏曼殊全集》第4卷,第51页.
  • 9郁达夫:《现代小说所经过的路程》,《郁达夫文集》第6卷,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
  • 10杨义:《杨义文存》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60页.

共引文献15

同被引文献58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