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明清两代是我国地方戏曲声腔剧种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清康熙、乾隆之际盛行“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四大戏曲声腔。所谓“南昆”,是指产生于元末的昆山腔。它经明代嘉靖年间魏良辅等人改良加工以后,其流行地区逐渐扩展,对许多地方戏剧是种影响深远。所谓“北弋”,是指产生于元末的弋阳腔,起源于西弋阳一带。在明嘉靖时就流行于南京、北京、湖南、广东、福建等地。所谓“东柳”原指山东的“柳子腔”.后来则是泛指唱出歌小调的声腔剧种。而“梆子”则是指明末清初“始于陕西.以梆为板”的“梆子腔”。除陕西梆子外,还有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梆子。到了清代中叶,又出现了影响深远的皮黄调。皮黄调系统中的京剧是风行行全国的主要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