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通过对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诠释,具体分析了二者之间在定义、基本内容、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中心理论和分析方法上的差别,进而叙述了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
作者
崔冬菊
机构地区
营口交通征稽局
出处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41-42,共2页
Journal of Liaoning Radio & TV University
关键词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资源配置
资源利用
分类号
F0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6
1
刘玉廷.
办好会计专业硕士学位(MPAcc)教育开创我国高级会计人才培养的新局面[J]
.商业会计,2005(04A):15-17.
被引量:12
2
焦明钰,刘臻.
浅析2010年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选择[J]
.中国商界,2010(9):231-231.
被引量:1
3
路继业,杜两省.
新开放宏观经济学的演变及其最新进展[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9(3):3-7.
被引量:3
4
李长花,吴建树.
微观经济学的梳理与总结[J]
.科技创业月刊,2008,21(12):158-159.
被引量:1
5
钱红华.
我国会计职业判断的现状及对策[J]
.金融与经济,2008(11):62-64.
被引量:4
6
王志伟.
关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J]
.当代财经,2009(1):20-25.
被引量:7
7
刘国荣.
文科研究生学术素养养成的基本途径[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2):113-116.
被引量:2
8
陈德刚.
会计学的学科属性:管理学还是经济学?[J]
.管理世界,2009,25(6):182-183.
被引量:7
9
陈德刚.
论会计学的双重学科属性[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7(4):99-105.
被引量:4
10
张守一.
关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统一问题的分析[J]
.经济问题,2009(10):3-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胡德宁,冯江茹.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关系论略[J]
.经济研究导刊,2008(18):7-8.
2
钟子亮,周咏梅.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研究[J]
.高教论坛,2012(8):109-112.
被引量:6
3
翟怡翔.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研究[J]
.商展经济,2020(10):105-107.
被引量:1
4
李晶.
试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关系[J]
.现代经济信息,2017,0(23):1-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吴脊.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0(2):380-381.
2
梁毕明,张冬梅.
地方财经院校MPAcc的“特色化”培育探讨[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下),2013(11):209-210.
被引量:2
3
王艳林.
基于实务导向的MPAcc案例教学模式研究[J]
.财会通讯(上),2016(10):26-29.
被引量:3
4
王青松,施隽.
AAPEQ认证视角下全日制MPAcc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17):210-213.
被引量:4
5
魏立江,章铁生,林钟高.
地方高校会计硕士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2):81-84.
被引量:3
6
宋林芃,王凯棋.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比较研究[J]
.知识经济,2021(13):156-157.
7
吴悠.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研究[J]
.商展经济,2022(2):21-23.
8
赵思梦,龚志文.
会计专业硕士综合能力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大学教育,2022(12):240-243.
1
李炯光.
关于把万县市建设成重庆市第二大都市的一些思考[J]
.三峡学刊,1997,13(4):26-30.
2
楼健人.
提升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J]
.杭州,2009(2):26-26.
3
卷首语[J]
.农场经济管理,2010(5):1-1.
4
王大庆.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领导班子成员谈加快垦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
.农场经济管理,2010(5):9-12.
5
胡鞍钢,常黎.
中国在东亚经济中的角色定位:基于“多重中心”理论[J]
.改革,2006(9):72-76.
被引量:1
6
王世赋.
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组中心理论组集中学习会——罗崇敏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做到“五个坚定不移”[J]
.云南教育(视界),2008(21):3-3.
7
周肇先,张卫星.
工业品贸易中心理论讨论会论点综述[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85(4):90-92.
8
钟平.
基于IS-LM模型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6,10(4):52-55.
被引量:4
9
刘臣.
西方经济学综合练习[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1999,11(6):11-17.
10
刘烈龙.
邓小平生产力理论体系研究[J]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0(6):16-21.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