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略论高等学校课程形式的发展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略论高等学校课程形式的发展钟以俊课程总是处于变动之中的,高等学校的课程尤为如此。这一方面是由影响高等学校课程的多种外部因素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由高等学校内部开放性的体系所决定的。高”等学校课程的变动常常是在多种矛盾所构成的相互冲突中进行的,这些矛盾主...
作者
钟以俊
机构地区
安徽师大教育系
出处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1996年第2期75-77,共3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高校
课程形式
发展
高等教育
分类号
G642.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36
1
何云坤.
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模式与创造教育的课程改革原则初探[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3(1):105-109.
被引量:15
2
张红,张艳,张杏芬.
中国高校课程改革及发展趋势[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16(5):57-59.
被引量:15
3
丁康.
面向21世纪的美国大学课程改革[J]
.外国教育研究,1995(6):29-33.
被引量:16
4
洪范.
美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动因及发展[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9(4):15-20.
被引量:1
5
陈向明.
美国哈佛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四次改革浪潮[J]
.比较教育研究,1997(3):21-27.
被引量:84
6
黄甫全.
国外课程整合的发展走势及其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1997(3):39-42.
被引量:74
7
乔佳义.
美国高教界对大学本科课程方面的争论[J]
.比较教育研究,1990(3):16-17.
被引量:1
8
王根顺,饶慧.
我国现代高等学校课程的形成、发展与改革[J]
.高等教育研究,1995,16(4):68-72.
被引量:6
9
王根顺,饶慧.
论我国高校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J]
.上海高教研究,1995,15(5):59-62.
被引量:50
10
陈祖福.
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J]
.中国高教研究,1996(5):3-7.
被引量:34
引证文献
2
1
管泽义.
面向21世纪高师体育专业(专科)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探讨[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8,15(2):73-75.
2
张樱.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研究综述[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1(2):120-124.
被引量:22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鲁金金.
独立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开放性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7,0(A01):468-468.
2
钟勇为.
近二十年高校课程变革方略的国内研究综述[J]
.现代教育论丛,2008(9):49-53.
3
赵庆国,刘中良,夏国栋.
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思考[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4):86-88.
被引量:14
4
陈阳.
复合型人才及其培养策略[J]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3,23(4):15-17.
被引量:17
5
何洪,郑确辉.
近年来我国高校课程改革述论[J]
.理工高教研究,2006,25(1):83-84.
被引量:12
6
杭凌侠,高爱华.
实验教学工程化的探索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2):145-147.
被引量:9
7
赖惠芬,鲁绪芝.
浅论高职工程技术教育的教学改革[J]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9(1):12-13.
8
梁晓天.
试论探究教学理论在高校课程改革中的应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2):185-186.
被引量:2
9
钟勇为.
近二十年高校课程变革方略的国内研究综述[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9(1):58-61.
被引量:5
10
张奇,唐奇良.
高等工程教育CIO-CDIO培养模式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9(3):32-34.
被引量:48
1
苍向荣.
高等学校课程价值取向探析[J]
.现代企业教育,2012,0(5S):106-107.
2
王根顺,饶慧.
我国现代高等学校课程的形成、发展与改革[J]
.高等教育研究,1995,16(4):68-72.
被引量:6
3
林忠烨,赵子红.
论21世纪高等学校理科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J]
.高等理科教育,2009(3):6-8.
被引量:5
4
陈秋生,王义.
论知识观对高等学校课程的影响[J]
.中国农业教育,2007,8(5):7-9.
5
苏艳.
论高等学校课程的心理学基础[J]
.黑河学刊,2009(9):111-112.
6
范洁.
对高校课程建设的思考[J]
.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4(11):12-12.
7
颜红菲.
高等学校课程设置与改革探析[J]
.学习月刊,2006(12):92-93.
8
王伟廉.
高等学校课程编制理论建设的几个问题[J]
.江苏高教,2003(5):38-41.
被引量:14
9
王伟廉.
学术领域的特点对大学本科课程编制的影响[J]
.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2003(1):95-101.
被引量:3
10
王伟廉.
学术领域的特点对大学本科课程编制的影响[J]
.江苏高教,2002(4):35-41.
被引量:18
中国高教研究
199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