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组织短板效应 凝聚企业竞争优势——飞思公司创建学习型组织实证解析
被引量:1
出处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4-46,共3页
Publishing Research
参考文献3
-
1[美]多萝西·伦纳德·巴顿.知识与创新[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10—20.
-
2理性透视“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刘刚,新疆昌吉学院,2004年5月18日
-
3高正平.对学习型组织的冷静思考[J].企业管理,2004(3):27-29.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14
-
1吴磊,霍国庆,谭大鹏,王能元,蒋日富,喻缨,董纪昌.基于智力资产的企业知识经营战略[J].图书情报工作,2005,49(2):17-21. 被引量:2
-
2左志富,王桂梅.浅析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两个误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10):22-24.
-
3张淑萍.解读学习型组织[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6,20(2):6-8. 被引量:2
-
4邵泽斌.国内学习型组织研究综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9(3):5-11. 被引量:31
-
5尹祥栋,王卫亮.浅谈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现代商业,2007(21):198-198. 被引量:1
-
6唐晓清.论学习型政党的理论形态和实践意义[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11):23-27. 被引量:11
-
7唐晓清.学习型政党:理论内涵、基本特征和实践途径[J].长白学刊,2010(1):78-80. 被引量:19
-
8吴遵民,美丽开.吾买尔,傅蕾.论“学习社会”与“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实践之异同[J].教育发展研究,2011,31(23):23-29. 被引量:5
-
9张晓兰,宋学增.反思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实践的批判[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2,14(4):38-43. 被引量:5
-
10陈怡.浅谈学习型组织中的领导修炼[J].商情,2015,0(24):121-121.
同被引文献5
-
1Harrison White.Where do markets come from.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87, No.3, 1981.
-
2杨九诠.出版企业如何讲学习[N].出版商务周报,2010-03-28.
-
3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务实[M].郭选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
4郭爱民.学习型出版企业的本质待征及创建途径[J].编辑之友,2003(4):22-25. 被引量:7
-
5刘晓芳.全球化与我国文化发展战略的选择[J].学术交流,2003(11):127-131. 被引量:4
-
1刘亚彬,罗伊玲.多元化经营的物流企业管理评价[J].物流技术,2014,33(6):135-136.
-
2许伟泽,康志红.“扬长”还是“补短”——反思木桶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研究,2009(10):80-80. 被引量:2
-
3戴伟.浅谈信息化水平对经济的影响[J].东方企业文化,2013(8):15-16.
-
4肖惠.也谈对于打造学习型组织的一些认识[J].科技致富向导,2010,0(8Z):134-135.
-
5大雪.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J].时代工商,2000(9):54-54. 被引量:1
-
6永荐.什么是“木桶原理”(短板效应)[J].实用汽车技术,2005(9). 被引量:1
-
7王雪弟.融企业文化建设的学习型组织的创建[J].集团经济研究,2007(12X):456-457.
-
8沈斌,冯勤,莫云清.区域创新网络建设的实证解析[J].商业时代,2004(26):4-4.
-
9邓琳.浅谈建设学习型党组织[J].科技信息,2011(26):58-58.
-
10朱明.默克的“组织学习力修炼”[J].21世纪商业评论,2005(11):98-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