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60,共4页
Impact of Science on Society
参考文献3
-
1卡茨,拉查斯费尔德.《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2月,第69页.
-
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70页.
-
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M].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14页.
共引文献234
-
1刘守芬,余诤.从一元均衡到二元均衡罪刑均衡的系统性考察[J].中外法学,2002,14(2):148-162. 被引量:1
-
2易继明.民法法典化及其限制[J].中外法学,2002,14(4):444-459. 被引量:16
-
3周俊波.论道德品质内外影射集合结构的构成[J].教育评论,2004(3):13-15. 被引量:1
-
4黄克剑.回归“赤子”与祈向“超人”——一种对尼采学说的检讨[J].哲学研究,2004(8):39-47. 被引量:2
-
5唐文明.本真性与原始儒家“为己之学”[J].哲学研究,2002(5):64-70. 被引量:9
-
6林喆.论私权保护和公共责任观念的建立[J].政治与法律,2001(6):13-17. 被引量:6
-
7廖申白.公民伦理与儒家伦理[J].哲学研究,2001(11):67-74. 被引量:64
-
8孙永尧.论财政伦理[J].财政研究,2004,20(10):8-11. 被引量:1
-
9翁杨.学术话语与新闻学创新[J].新闻界,2004(5):44-46. 被引量:9
-
10逄爱梅,章仁彪.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J].江淮论坛,2002(5):52-56.
同被引文献24
-
1蔡骐,谢莹.从“恶搞福娃”现象反思网络恶搞风潮[J].信息网络安全,2008(6):50-52. 被引量:3
-
2吕坤良,杨璐露.网络言论的生态危机[J].网络传播,2005(7):16-17. 被引量:1
-
3申雪凤.网络信息传播中自由与自律的“共舞”[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5):36-39. 被引量:6
-
4刘耀,王锦贵.网络信息传播的技术控制:模式与评价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06,27(1):38-42. 被引量:3
-
5王丽.虚拟社群中意见领袖的传播角色[J].新闻界,2006(3):50-51. 被引量:34
-
6陶书志,王少雨.我国电子政务立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信息导报,2007(2):15-18. 被引量:8
-
7孙丽昙.网络信息传播:一种自组织复杂系统的分析研究[J].现代情报,2007,27(5):81-84. 被引量:7
-
8钟瑛,崔磊.网络恶搞流行现状及其管制困境[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34-37. 被引量:4
-
9让博客陷入困境的四大关键问题[DB/OL].[2007-03-17 ]. http://www.iresearch.com. cn/html/online_community/ detail_news_id_41890. html.
-
10沙忠勇.信息伦理学[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85-88.
二级引证文献11
-
1娜敏.“图书漂流”与图书馆理想[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23):159-159. 被引量:2
-
2王晓雪.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和谐网络社区”构建路径探讨[J].商业时代,2010(4):102-103. 被引量:1
-
3杨瑞坤.网络信息传播的自发性及其规制策略[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4(4):68-72. 被引量:1
-
4沙艺娇.从伦理学视角看网络“偷菜”[J].现代交际,2010(9):5-6.
-
5袁付成.“门事件”视域下的网络传播伦理考量[J].农业网络信息,2011(1):102-104. 被引量:3
-
6石静,刘堂灯.从郑州“城管暴力执法”事件看政府如何应对网络舆情[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32):183-184.
-
7姜彩杰,蔡麒麟.2010年国内新闻传播伦理学研究综述[J].新闻世界,2012(1):132-133.
-
8陈姗敏.试论传统电视新闻编辑如何运用网络新闻资源突破传播理念[J].才智,2012,0(30):183-183. 被引量:15
-
9赵雪.网络虚拟学术社区中信息传播的问题与对策[J].图书馆学研究,2017(1):43-48. 被引量:2
-
10谢丹.学生自媒体社交意识、经验和成本的德育审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2):42-44. 被引量:1
-
1刘奋荣.与约翰·范·本瑟姆教授面对面——聆听逻辑、语言和信息领域巨匠的声音[J].哲学动态,2004(4):8-13. 被引量:2
-
2刘曙辉,赵庆杰.习俗与伦理[J].理论界,2010(9):103-104.
-
3殷海然,伍尚一.风险社会语境下微博舆论伦理失范现象研究[J].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3,25(6):31-34. 被引量:2
-
4辛蕊.数字化时代舞蹈编导的创新意识[J].商业文化,2016,0(6):196-196.
-
5约瑟夫·布伦纳,王健(翻译),刘芳芳(翻译),王小红(校对).邬焜和信息元哲学[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3):6-21. 被引量:3
-
6吴瑾菁,冉晔.“人为”的伦理限度——老子自然主义价值观探析[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8,24(6):13-19.
-
7唐土红.论权力运行的伦理限度[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1,32(1):81-85. 被引量:1
-
8杨文兵.论企业经济行为的伦理限度[J].社会科学,2001(8):57-61. 被引量:10
-
9梁桂全.信息革命:第四次和第五次[J].现代哲学,1986(1):48-50.
-
10杨文兵.论企业经济行为的伦理限度[J].现代哲学,2001(4):89-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