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珠三角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测度实证研究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在比较国内外产业竞争力测度方法的基础上,选择因子分析法来测度珠三角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研究发现:珠三角具有竞争优势的制造业产业主要是石油化工、仪器仪表、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医药制造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饮料、食品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业仍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纺织服装制造业显示出竞争劣势。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部分资源密集型和污染型产业竞争优势丧失。汽车、电子、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形成有效的竞争力。
作者
明娟
王子成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珠江经济》
2006年第12期13-20,共8页
关键词
产业竞争力
医药制造业
测度方法
珠三角
实证研究
技术密集型产业
产业竞争优势
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分类号
F121.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3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427
同被引文献
5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11
1
杨嵘.
中国石油产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
.经济评论,2004(1):52-57.
被引量:37
2
张其仔.
开放条件下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J]
.管理世界,2003,19(8):74-80.
被引量:45
3
仇方道,朱传耿.
区域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3):7-9.
被引量:28
4
赵文丁.
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J]
.中国工业经济,2003(8):32-37.
被引量:86
5
贾若祥,刘毅.
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以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制造业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2003,22(2):195-202.
被引量:40
6
张金华,俞金红.
江苏省制造业区域竞争力分析[J]
.江苏统计,2002(3):20-22.
被引量:12
7
王仁曾.
产业国际竞争力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进展、困难、模型及对中国制造业截面数据的估计与检验[J]
.统计研究,2002,19(4):20-24.
被引量:35
8
陈红儿,陈刚.
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案例分析[J]
.中国软科学,2002(1):99-104.
被引量:149
9
赖明勇,王建华,吴献金.
技术创新对中国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作用的实证研究[J]
.统计研究,1999,16(6):15-20.
被引量:20
10
任若恩.
关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初步研究[J]
.中国软科学,1996(9):74-82.
被引量:42
二级参考文献
43
1
李新运,孙瑛,常勇,李望,张林泉.
山东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及协调对策[J]
.人文地理,1998,13(4):69-73.
被引量:32
2
论工业品国际竞争力[J]
.中国工业经济,1996(4):5-11.
被引量:18
3
金碚.
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
.经济研究,1996,31(11):39-44.
被引量:214
4
G·多西.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5
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 等.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7)[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6
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7
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第1版..
8
德托佐斯 等.《美国制造:如何从渐次衰落到重振雄风》[M].科技文献出版社,1998年..
9
J卡布尔主编.《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M].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年..
10
迈克尔 波特 竹内广高 木神原鞠子.《日本还有竞争力吗》[M].中信出版社,2002年..
共引文献
427
1
靳琳.
德州市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竞争力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0(22):96-97.
2
李晓丹,吴杨伟.
中国制造业分行业贸易竞争力再测算——基于RCA指数与NRCA指数的比较[J]
.调研世界,2021(1):39-47.
被引量:2
3
魏后凯.
大都市区新型产业分工与冲突管理——基于产业链分工的视角[J]
.中国工业经济,2007(2):28-34.
被引量:188
4
张建刚.
中石油公司与国外跨国石油公司竞争力对比分析——中韩石油化工产业的比较优势分析[J]
.金融经济,2007(24):30-31.
5
苏卉,孟宪忠.
新型国际分工下后进企业的代工选择[J]
.生产力研究,2007(19):130-131.
6
汪莹.
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述评[J]
.江淮论坛,2008(2):29-38.
被引量:18
7
赵选民,张凡勇.
资源富集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新视角——评胡健等著《油气资源开发与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1):105-108.
被引量:1
8
高志刚.
基于组合评价的中国区域竞争力实证分析[J]
.综合竞争力,2010(3):58-64.
被引量:8
9
刘宗葆,彭艳.
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产业竞争力基本要素指标分析[J]
.知识经济,2008(1):78-79.
10
薛冰,张琳,任婉侠,鹿晨昱,耿涌,张黎明.
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测度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以沈阳经济区为例[J]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0(4):364-372.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58
1
王志华,陈圻.
南京发展先进制造业的行业选择[J]
.工业技术经济,2005,24(8):87-89.
被引量:3
2
刘恒江,陈继祥.
要素、动力机制与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发展逻辑[J]
.中国软科学,2005(2):125-130.
被引量:78
3
饶粤飞.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广东省制造业竞争力研究[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2):25-26.
被引量:6
4
杨大庆,谭风其,舒纪铭.
世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经验及其借鉴[J]
.北方经济(学术版),2006(2):65-66.
被引量:15
5
王婉珍.
福建省设区市投资环境比较分析[J]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90-95.
被引量:5
6
徐静霞.
我国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评价[J]
.商业研究,2006(10):138-139.
被引量:15
7
黄鲁成,张红彩.
北京制造业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评价[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3):54-58.
被引量:48
8
明娟,王子成.
产业竞争力研究述评[J]
.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8(2):6-9.
被引量:7
9
姚芳,孙林岩,钱彦文.
区域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2):50-54.
被引量:9
10
王文长.西部特色经济开发[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引证文献
4
1
张学良,徐珊珊.
长三角与珠三角区域投资环境评价[J]
.珠江经济,2008(12):76-82.
被引量:2
2
赵惠芳,赵静,徐晟.
优势产业的测度及其实证[J]
.统计与决策,2009,25(6):106-108.
被引量:4
3
丁孝智,张朝晖,张华.
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
.商业研究,2010(6):48-53.
被引量:4
4
孙敬水,杜金丹.
先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J]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4,34(2):3-10.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孙亮,刘欣艳.
海峡西岸经济区投资环境评价[J]
.台湾农业探索,2010(3):13-17.
2
张燕华,陈红兵.
我国区域优势产业理论体系研究综述[J]
.科技和产业,2010,10(10):36-41.
被引量:4
3
彭生顺,李钊,刘静.
西部地区优势产业选择与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J]
.时代经贸,2010,8(22):42-43.
4
郭敬,刘弯弯.
中原经济区产业竞争力评价[J]
.商业时代,2012(20):131-132.
5
丁孝智,林柳琳,张华.
国内高新区内生式发展的目标转换[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8(5):63-70.
被引量:3
6
吕超.
高技术企业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内涵分析[J]
.金融理论与教学,2013(5):33-40.
7
张建清,张燕华.
不同空间尺度下优势产业选择研究——以西三角经济区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10):19-23.
被引量:5
8
雷仲敏,付诗谣.
基于截面数据的中国城市服务业竞争力评价——以中国5个计划单列市为例[J]
.技术经济,2015,34(1):53-61.
被引量:4
9
孙泗泉,叶琪.
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创新演绎与突破[J]
.当代经济,2015,32(13):34-37.
被引量:9
10
蔡旺清.
中小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培育体系的设计——以广西贺州市为例[J]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6,36(1):15-19.
被引量:5
1
黄蕾.
珠三角制造业何去何从?[J]
.中国科技财富,2008(8):30-32.
被引量:1
2
明娟,王子成.
产业竞争力研究述评[J]
.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8(2):6-9.
被引量:7
3
王嘉良,吴之文,蔡华安,杨元海,吴鸿飞.
珠三角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实证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4(22):76-77.
被引量:1
4
邝国良,方少帆,林晓湧.
从“珠三角”制造业竞争优势转向看“泛珠 三角”的发展[J]
.改革与战略,2004,20(8):4-7.
被引量:5
5
辛华.
全球制造:产业集群及珠三角制造业结构变迁[J]
.开放导报,2003(7):26-28.
被引量:5
6
订单风暴 席卷珠三角[J]
.现代工商,2005(5):9-9.
7
魏丽华.
金融危机视域下珠三角产业升级研究[J]
.商业研究,2009(7):78-81.
被引量:10
8
胡国强.
从对外贸易定量分析看河南省的产业关联[J]
.经济经纬,2004,21(5):33-35.
被引量:1
9
叶小兰.
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测度再研究[J]
.中国经济评论(1536-9056),2008,8(1):41-48.
10
绿色供应链 助力“珠三角产业模式”升级[J]
.中国招标,2006(F05):14-15.
珠江经济
2006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