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医院“尸检率”集体滑坡——部分二级医院甚至出现“零尸检”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卫生部颁发的“医院分级评等标准”中规定,三级甲等医院尸检率应达到15%,二级医院应达到10%。但现在各个医院实际工作开展得如何?当记者在北京多家医院调查后得知,各级医院尸检率远没达到有关规定的标准,甚至一些二级医院还出现了连续多年“零尸检”的情况。采访中,一些病理专家指出,近几年来各个医院尸检率的全面下滑,已严重制约了临床医学水平的提高。
作者
徐罡
机构地区
《首都医药》记者
出处
《首都医药》
2007年第01S期25-26,共2页
Capital Medicine
关键词
二级医院
尸检率
滑坡
集体
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分级
医院调查
医学水平
分类号
R197.3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14
1
庄孔韶.
临终关怀:一个医学与文化的双重命题[J]
.社会观察,2007(9):18-19.
被引量:6
2
孙建萍,吕巧云,牛建华.
临终护理中护士心态的调查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1996,31(3):159-161.
被引量:39
3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孙周兴,译.上海:三联书店,1987.
4
李霞.
老庄道家生死观研究[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6):16-21.
被引量:21
5
石大璞.
在实践中走向成功——纪念中国医学伦理学研究30周年[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3):27-28.
被引量:5
6
张艳清,张旭平.
《解读生死》的解读[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4):77-78.
被引量:3
7
杨晶,张金环,刘玉春,王宜芝.
医护人员对待死亡及临终关怀态度的调查[J]
.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0):605-607.
被引量:81
8
李高峰.
中西生死观之比较——基于文化差异的视角[J]
.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10):23-24.
被引量:1
9
王黎,张晓萍.
我国公民对器官捐献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3):968-971.
被引量:27
10
朱继英.
儒家、道家生死观之比较[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2(1):30-33.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郝军燕.
试论我国传统生死观的现代生命伦理效应[J]
.医学与哲学(A),2010,31(8):19-20.
被引量:18
2
银勇.
浅谈遗体、器官捐献理论的建立[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2):229-230.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张凤佩,韩春玲.
从临终关怀的角度看预先指示[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5):632-633.
被引量:15
2
赵迎华.
论先秦儒道生死观对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7):125-128.
被引量:2
3
张丽萍,方雪梅,郑晓珍.
晚期癌症患者家属优逝认知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2013,20(7):73-76.
被引量:21
4
朱海林.
中国生命伦理学八大热点问题透视[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3):1-8.
被引量:4
5
罗会宇.
老龄人临终关怀服务中的伦理冲突[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3):357-359.
被引量:5
6
梁爱华,张凤佩,韩春玲.
放弃治疗与预先指示[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3):360-361.
被引量:10
7
高建,姜伟,刘彦斌,裴向克,禹猛,杨其顺.
器官捐献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2014,9(3):441-443.
被引量:4
8
陈旦,李建平,黄菊芳,Daniel O Graney,潘爱华.
基于国内外比较的我国遗体捐献工作的问题及对策解析[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4,32(5):626-629.
被引量:36
9
吴梅利洋,曾铁英.
预立医疗自主计划的意义及实施策略[J]
.护理研究(中旬版),2014,28(12):4355-4357.
被引量:10
10
徐令婕,郑海燕,宋迪.
综合医院开展临终关怀护理的影响因素[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5):678-680.
被引量:6
1
张振国,徐苗厚.
我国尸检率过低的原因剖析[J]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2(4):22-23.
2
林杰,龚宇,李彦兵,邢春景.
尸检的现代认识及其在临床医学中的价值[J]
.中国医院管理,1999,19(6):51-52.
被引量:1
3
周红梅.
1983~1996年14岁以下患儿死亡164例分析[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9,21(4):297-299.
被引量:1
4
康益民,夏迎秋.
提高尸检率对策的探讨[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1994,5(5):235-236.
5
路一凡,王千丹,师佩璐,孙宇,孙俊红.
太原市医护人员对尸检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2013,42(9):1003-1005.
被引量:1
6
王丽霞,孙俊红,赵晋芳,杨剑林,王英元.
意外死亡尸检率下降原因分析[J]
.中国法医学杂志,2008,23(2):142-144.
被引量:2
7
朱明华.
重视医疗纠纷相关的尸体解剖[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38(6):361-362.
被引量:2
8
其它[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1995(4):257-258.
9
丁原.
是什么滞缓了“尸检”的脚步?[J]
.健康大视野,2005,0(8):8-9.
10
刘启望,汪涛,刘敏,肖阳,郝清华.
探讨病房猝死患者的医疗风险管理[J]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9):1654-1655.
被引量:3
首都医药
2007年 第01S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