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8
-
1徐岱.诗学何为?——论现代审美理论的人文意义[J].文学评论,1999(4):60-68. 被引量:8
-
2王晓华.人文关怀与超越人类中心主义[J].文艺评论,1999(1):86-87. 被引量:5
-
3徐岱.论人文事业的当代建设[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8(4):1-15. 被引量:5
-
4许明.人文理性的展望[J].文学评论,1996(1):18-30. 被引量:8
-
5(加)诺思洛普·弗莱(NorthropFrye)著,王逢振,秦明利译.批评之路[M].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
6(德)施太格缪勒(WolfgangStegmuller)著,王炳文等译.当代哲学主流[M]. 商务印书馆, 1986
-
7[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M].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
-
8[英]科林伍德(Collingwood,R·G·) 著,王至元,陈华中 译.艺术原理[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二级参考文献3
-
1(法)德日进(P.P.TeilharddeChardin)著,范一.人的现象[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
2(美)大卫·雷·格里芬(D.R.Griffin)编,马季方.后现代科学[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
-
3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共引文献22
-
1付昌玲.论《赎罪》的叙事诗学建构[J].东岳论丛,2021,42(5):106-112. 被引量:1
-
2李凤亮.新理性主义与当代通俗文艺的审美化生成[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7(3):83-86.
-
3程勇.中国文论重建的困惑与反省[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1):101-105. 被引量:3
-
4郑大华,贾小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史上的激进与保守研究述评[J].近代史研究,2005(4):289-314. 被引量:14
-
5马卫平,刘云朝.体育学研究范式探析[J].体育科学,2006,26(6):12-15. 被引量:15
-
6许德楠.论杜诗“大于诗”的品格[J].中国韵文学刊,2006,20(2):11-17.
-
7朱立元,孙士聪,刘凯.试论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学的大发展[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1):1-9.
-
8段吉方.文化消费时代的审美实践与艺术悖论——从徐岱《艺术新概念》谈起[J].文艺评论,2009(2):24-28. 被引量:4
-
9崔志远.提振文学精神和灵魂的尊严[J].理论与创作,2009(5):14-18.
-
10陆雁云.生态批评视野中的《断头台》[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12):79-81.
-
1刘筠筠.品牌的人文意义和文化内涵[J].商业文化,2002(4):38-39.
-
2胡德平.光彩事业的文化理念[J].中国工商,2002(7):15-17.
-
3张玮.文体活动在建立和谐企业中的重要作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2(10):24-24. 被引量:2
-
4张超.创新文体活动助力企业和谐发展[J].管理观察,2012(19):254-254. 被引量:2
-
5吴文尹.浅谈如何加强企业职工文体活动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3,0(20):106-106. 被引量:3
-
6赵艳萍.开展职工文体活动 营造企业文化氛围[J].致富时代(下半月),2011(5):122-122.
-
7孙环志.思想政治工作的“三个体现”[J].江苏企业管理,2003(2):60-60.
-
8信用[J].中国石油企业,2004(11):22-22.
-
9《信息拜物教:批判与解构》[J].信息系统工程,2009,22(2):76-76.
-
10吴献琴.民营企业主的用人和企业发展的关系[J].新经济,2015(17):89-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