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小麦高产栽培配套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随机区组试验进行研究,小麦栽培可采取“宽行窄幅条播,前促蘖、中壮苗、后攻粒”的配套技术,在壮苗早发的基础上,有效地控制小麦生长后期的无效分蘖,促进中等分蘖向有效分蘖转化,通过提高成穗率来增加穗数,以提高产量形成期的光合强度来发挥大穗优势,提高结实率,从而实现高产。
作者
刘孟记
朱银华
机构地区
云南省石屏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期82-83,85,共3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小麦
高产
配套栽培
试验研究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3
1
徐学政,南汉朝,郭臣.
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西农979高产栽培技术[J]
.种业导报(麦类文摘),2007(2).
被引量:2
2
刘兢文,王海华,张锋,樊玲玲.
优质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温麦18栽培要点[J]
.种业导报(麦类文摘),2007(12):25-26.
被引量:6
3
康红,朱保安,洪利辉,董成俊.
免耕覆盖对旱地土壤肥力和小麦产量的影响[J]
.陕西农业科学,2001,47(9):1-3.
被引量:41
4
林作楫,董中东,雷振生,吴政卿,杨会民.
小麦高产育种中产量构成因素相互关系的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2006,35(1):44-46.
被引量:17
5
熊克巍,刘归定,傅世好.
杂交水稻直播的应用与推广[J]
.现代农业科技,2006(11X):18-19.
被引量:14
6
邱益良.
稻茬小麦免耕直播与翻耕直播对比试验初报[J]
.现代农业科技,2006(11S):108-109.
被引量:1
7
吴美娟,黄洪明.
不同免耕直播方式及稻草数量对油菜生长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2006,26(6):30-31.
被引量:15
8
丁运华,侯国望,董明政,樊学广,靳中权.
早熟、高产小麦新品种项麦969的选育[J]
.河南农业科学,2007,36(4):46-47.
被引量:1
9
高海涛,张灿军,段国辉,吴少辉,温红霞,余四平,张学品,王艳芳.
超级小麦新品种洛麦2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2007,36(5):37-39.
被引量:15
10
王绍中,季书勤,张德奇,李秀民,吕平安.
河南省小麦栽培技术的演变与发展[J]
.河南农业科学,2007,36(10):19-26.
被引量:45
引证文献
4
1
姜琥.
高白度小麦皖麦55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7(9):123-124.
2
于田青.
高产小麦的栽培实践与技术措施[J]
.种业导刊,2009(12):32-33.
被引量:6
3
冉孟柱,李斌.
册亨县小麦免耕覆盖栽培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3(7):22-22.
被引量:2
4
马宏红.
杨陵区小麦品种高产创建试验示范[J]
.现代农业科技,2017(22):33-3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9
1
白鹤峰.
小麦品种豫农012(矮优系)及其栽培技术[J]
.种业导刊,2010(11):19-20.
被引量:2
2
付亮,李洋,刘震宇,刘朝辉,王映红,盛坤,杨丽娟.
新麦21号的高产栽培技术[J]
.种业导刊,2011(2):21-22.
3
鲁磊.
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
.种业导刊,2011(4):11-12.
被引量:24
4
普泮友.
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J]
.种业导刊,2011(8):8-9.
被引量:3
5
李斌.
册亨县玉米双垄面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栽培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4(2):16-16.
6
李斌.
册亨县水稻覆膜密度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4(8):34-34.
被引量:1
7
张培智,杨蕾,刘畅,刘静,张汇娟,赵春芝,张宏旭.
河套地区春小麦试验田管理技术[J]
.农村科技,2021(3):24-26.
8
王钧强,刘紫垠,牛卫兵.
宝鸡市2020-2021年水地小麦新品种产量性状调查分析[J]
.陕西农业科学,2022,68(7):66-68.
9
张艳华.
浅析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农业信息,2013,25(5S):97-97.
1
谢成林,郭万胜,陈洪礼,吕丽兰.
杂交籼稻新组合丰优香占优化栽培技术[J]
.江苏农业科学,2003,31(6):22-24.
被引量:3
2
宋少援,朱应远,曹林,朱文亮,张满昌,董发文,邱长吉.
玉米“四两”高产栽培技术研究Ⅲ.冬小麦预留幅的合理布局[J]
.湖北农业科学,1997(1):18-20.
被引量:1
3
王立梅.
小麦宽幅宽带施肥精量播种技术综合效应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6(13):34-34.
被引量:3
4
李如平,朱永显,苏文.
旱地新四熟“麦/玉/豆/芋”高效模式的研究[J]
.四川农业科技,2009(5):34-35.
5
徐世宏,江立庚.
免耕抛秧水稻的大穗优势及形成机理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0):118-123.
被引量:8
6
王首川,田赛莺.
单季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
.新农村,2009(3):13-14.
7
茅弼华,陶有龙,潘永勇.
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高产配套栽培技术[J]
.杂交水稻,2000,15(6):28-29.
被引量:3
8
徐春奎,刘洪进,朱汉清,李霞银,徐鹏城.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两优1号高产栽培技术[J]
.杂交水稻,2003,18(5):40-41.
被引量:2
9
何井瑞,陈之政,姜雪照,张洪树,韩必荣,杜金河,刘海红.
水稻品种南粳9108和甬优2640钵苗机插试验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2014(5):66-69.
被引量:6
10
甄济营,吴龙奇,姬江涛,董铁友,陈冬生,倪长安.
窄幅深耕犁翻土覆盖性能的初探[J]
.洛阳工学院学报,1993,14(3):65-70.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