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它有多深,就该有多浅 被引量: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关于儿童文学的深度,从来就有许多误解。比如,把某种思想的、理念的灌输,把某些外在的道德教训,甚至只把与当时当地领导人的讲话精神的契合与否,拿来作为衡量深度的标准,这都曾经通行于一时。它们与文学的深度之间的差距,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所以,在将近三十年前,具体地说,就是经过了“文革”的折腾之后,人们开始对此有了很高的警觉,作家和评论家(少数几位不愿改变者除外)都比较自觉地回避了这样的写法和看法,这也保证了一大批真正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的诞生。可叹的是,我们终究还是健忘的,近一两年来,那些陈腐的“深度”的概念,又在悄悄地回潮了,虽然一时还成不了什么气候。
作者 刘绪源
机构地区 <文汇报>
出处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8-39,共2页 Southe1rn Cultural Forum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6

  • 1周作人.知堂序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 2孙郁.苦雨斋文丛周作人卷[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
  • 3徐妍.文学评论并非模式化的知识生产[N].文艺报,2011-4-27.
  • 4胡适.胡适作品新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 5周红莉,顾鹰.向着明亮那方[J].东吴学术,2021(6):131-137. 被引量:1
  • 6李利芳.论童话的本质及其当代意义[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2):22-26. 被引量:27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