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武汉城市圈的政府合作协调机制研究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武汉城市圈的建立在发挥武汉的核心辐射作用,促进湖北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武汉城市圈政府间合作还存在协调机构与协调方式单一,职能不全,缺乏法律保障的问题。因此,通过借鉴国内外政府协调的实践,在以政府为主导的基础上,建立官方与非官方有效配合、相互促进的武汉城市圈政府协调机制对于提高武汉城市圈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
王小增
龙朝双
机构地区
中国地质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1期59-62,共4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政府合作
协调机制
模型
分类号
D693.6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09
同被引文献
107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1
参考文献
5
1
陈剩勇,马斌.
区域间政府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J]
.政治学研究,2004(1):24-34.
被引量:280
2
许庆明,杨琦.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地方政府的利益机制——以长三角为例的研究[J]
.嘉兴学院学报,2005,17(1):40-45.
被引量:12
3
盛世豪.
长三角一体化中的政府与企业定位[J]
.浙江经济,2003(6):13-15.
被引量:12
4
龙朝双,王小增.
准公共经济组织角色下我国地方政府横向合作关系探析[J]
.湖北社会科学,2005(10):28-30.
被引量:17
5
[美]斯蒂尔曼.公共行政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二级参考文献
32
1
何太平.
地方政府的双重身份与经济行为[J]
.社会主义研究,1997(2):39-42.
被引量:8
2
陈怀远.
政府的经济特性与市场规范建构[J]
.江海学刊,2004(6):57-62.
被引量:1
3
[美]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4..
4
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
Bmce Gilley,Pmvincial Disintegration:Reaching your marker is more than just a matter of distance,22/11,2001.载于《远东经济评论》.
6
上海证大研究所.《长江边的中国:大上海国际都市圈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M].学林出版社,2003年3月..
7
张云可.《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关系》[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年5月..
8
浦善新.《中国行政区域概论》[M].知识出版社,1995年..
9
刘德君.《中国行政区划的理论与实践》[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10
周黎安.于2002年11月17日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作的题为“晋升和财政刺激:中国地方官员的激励研究”的学术报告[R].,..
共引文献
309
1
李威辰,王嘉晨,周平.
府际理论视域下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经济协作路径研究[J]
.特区经济,2023(9):26-29.
2
张守文.
区域协同发展的经济法解析与促进[J]
.当代法学,2021,35(5):99-109.
被引量:11
3
王路昊,林海龙,锁利铭,冯小东.
地方政府间经济合作到创新合作:自我升级与上级驱动[J]
.公共管理评论,2019,1(2):17-43.
被引量:11
4
周青浮.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环境协调保护与治理问题探究[J]
.区域治理,2018,0(37):38-39.
5
杨治坤.
区域治理的基本法律规制:区域合作法[J]
.东方法学,2019,0(5):93-100.
被引量:26
6
朱莺,张良.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行政区经济”:特征及成因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2005,24(9):59-61.
被引量:3
7
胡佳,郝小龙.
横向地方政府间政策协调路径分析[J]
.行政与法,2009(1):17-20.
被引量:1
8
苏静.
我国西部地区省级政府间关系的协调与发展[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11.
被引量:1
9
高觉民.
从地方政府的区域壁垒走向区域合作的统一市场[J]
.全国商情,2005(1):65-69.
被引量:2
10
孙振华.
我国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竞争制度创新研究[J]
.今日科苑,2009(1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07
1
陶然,杨大利,张光,高燕楠.
财政收入需要与地方政府在中国转轨和增长中的作用[J]
.公共行政评论,2008,1(5):6-40.
被引量:19
2
张可云.
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研究[J]
.江汉论坛,1995(1):20-24.
被引量:4
3
马治海,姚烁.
中国地方政府合作治理跨区域公共事务的制度设计[J]
.经济视角(下),2009,0(11):24-25.
被引量:3
4
张佑林.
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体制创新初探[J]
.现代经济探讨,2004(7):11-14.
被引量:5
5
马斌.
长三角一体化与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构建[J]
.经济前沿,2004(10):15-18.
被引量:33
6
林先扬,陈忠暖.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职能特征及其分析[J]
.人文地理,2003,18(4):79-83.
被引量:41
7
吕拉昌.
珠江三角洲与外围地区的整合模式研究[J]
.地理科学,2004,24(5):522-527.
被引量:23
8
仲伟志.
执政能力建设:省委书记们的新使命[J]
.发展,2005(2):16-17.
被引量:1
9
宋洁尘,陈秀山.
区域政府的制度供给与区域经济发展[J]
.云梦学刊,2005,26(1):51-54.
被引量:3
10
唐亚林.
长三角城市政府合作体制反思[J]
.探索与争鸣,2005(1):35-37.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8
1
周庆.
基于“内生型”的武汉城市圈城市营销战略设想[J]
.消费导刊,2009,0(20):12-13.
2
普永贵.
近年来政府合作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10(2):31-35.
被引量:6
3
王传宝.
产业集聚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J]
.统计与决策,2009,25(2):107-109.
被引量:13
4
朱再昱,曹建华,陈美球.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协作机制创新研究[J]
.求实,2009(7):56-59.
被引量:2
5
周庆.
著名检察业务专家——徐汉明[J]
.当代经济,2010(4):4-6.
6
张建伟,杜德斌.
基于演化理论的城市合作模式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11,18(2):82-88.
被引量:4
7
柳建文.
中国地方合作的兴起及演化[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58-68.
被引量:13
8
储建国,朱成燕.
基于区域发展困境的政府间合作机制构建——以武汉城市圈为例[J]
.湖北社会科学,2015(10):68-7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1
1
唐贤兴,余亚梅.
运动式执法与中国治理的困境[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7(2):43-49.
被引量:21
2
叶庆红,江宁.
“两型”社会建设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09,25(17):28-30.
被引量:5
3
陈建军,雷征.
“两型社会”视角下武汉城市圈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探索[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5):530-533.
被引量:6
4
欧阳峣,陈修谦.
“两型社会”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的系统动力学分析——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6):84-88.
5
张启春,王茜.
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武汉城市圈产业集聚发展分析[J]
.湖北社会科学,2010(8):72-74.
被引量:2
6
朱颖俐,慕子怡.
粤港深度合作的法律依据问题及对策探析[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2):26-33.
被引量:5
7
胡绍山,高峰.
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全国商情,2011(4):14-15.
被引量:3
8
栾贵勤,吴姣,周雯瑜.
浅析武汉城市圈中聚集经济的外部性问题[J]
.科技与管理,2011,13(5):1-4.
9
王书明,宗鹏飞.
中国生态经济区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80-18082.
被引量:2
10
王周火,谢恒,禹新荣.
湖南“两型社会”建设中的邵阳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6):43-46.
被引量:2
1
李晨光,严雪峰.
社会保障制度与侵权救济机制之比较[J]
.大江周刊(论坛),2009(9):52-53.
2
魏琪嘉.
产能过剩治理实践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研究[J]
.经营管理者,2014(19):206-206.
3
尹光华.
不断完善政府的协调机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J]
.中国行政管理,1994(1):40-42.
被引量:2
4
八面来风[J]
.广东党风,2013(2):60-61.
5
黄尹,刘勇进.
我国大部门体制改革中的问题探讨[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28(2):72-76.
被引量:3
6
郭泽保.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政府协调机制[J]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9(5):3-8.
被引量:1
7
黄任民.
完善集体合同法律制度的思考[J]
.工会理论研究,2015(5):23-26.
8
柴清玉.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与加强民主法制建设[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94,21(1):7-10.
9
李剑勇.
对子女探视权案件执行的几点法律思考[J]
.中国审判,2009(5):68-69.
被引量:3
10
王学栋,杨军.
国内外区域发展中政府协调机制建设的经验与借鉴[J]
.科学与管理,2013,33(5):9-14.
被引量:6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