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黄芩栽培研究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对黄芩栽培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总结,内容涉及生物学特性、环境与质量、繁殖与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产地加工、组织培养等,旨在为黄芩规范化种植与其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
刘金花
张春凤
张永清
机构地区
山东中医药大学
出处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06年第6期3-7,共5页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Chinese Medicines
关键词
黄芩
中药材
栽培
质量
分类号
S567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8
参考文献
60
共引文献
503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60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1,161.
2
无.
黄芩、土贝母、王不留行、紫菀的栽培[J]
.赤脚医生杂志,1976(3):28-30.
被引量:2
3
董然,刘敏莉,宋世良,韩淑兰.
黄芩的集中分布区及其开发利用[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3,12(4):27-30.
被引量:3
4
滕辉.
黄芩野生变家种的栽培技术[J]
.中国中药杂志,1990,15(8):19-21.
被引量:4
5
李世,郭学鉴,徐琴芳,黄荣利,张学文,杨植松.
黄芩野生变家种栽培技术的研究[J]
.中药材,1991,14(10):4-7.
被引量:15
6
徐昭玺,魏建和.
黄芩生殖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其群体分离类型的比较[J]
.中草药,1997,28(10):623-626.
被引量:12
7
黄其满,申家恒.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胚胎学研究[J]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1,7(2):60-70.
被引量:6
8
郭顺星 余世春 宋根富.人工栽培与野生黄芩中黄酮含量测定[J].中成药,1991,13(8):30-30.
9
冯卫生,冀春茹,杜天信,秦山林.
河南栽培黄芩与野生黄芩成分的对比分析[J]
.河南中医药学刊,1994,9(4):5-8.
被引量:5
10
都晓伟,李丹,衣红,李彬.
栽培与野生黄芩质量的比较研究[J]
.中医药信息,1995,12(2):43-44.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38
1
王珂,童玉懿.
7种黄芩的鉴别研究[J]
.药物分析杂志,1993,13(2):79-84.
被引量:4
2
吴忠,苏薇薇,邵俭.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癌症与微量元素关系研究中的应用[J]
.数理医药学杂志,1994,7(4):358-360.
被引量:4
3
王增理,梁云爱,景志坚.
二阶导数差示脉冲极谱法用于黄芩中黄芩甙的定量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4,19(9):554-555.
被引量:17
4
于百功,李统育,李训东.
黄芩无性繁殖技术的研究[J]
.中药材,1994,17(7):5-7.
被引量:6
5
于百功,李统育,李训东.
黄芩无性繁殖的大田管理及有效成分[J]
.中药材,1995,18(4):167-168.
被引量:10
6
邢金鹏,陈受宜,朱立煌,沈利爽,李金国,毕世华,蒋兴村.
水稻种子经卫星搭载后大粒型突变系的分子生物学分析[J]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5,8(2):109-112.
被引量:46
7
郭双生.
国外空间高等植物栽培研究[J]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6,9(1):64-69.
被引量:2
8
沈文飚,徐朗莱,叶茂炳,张荣铣.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的探讨[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6,32(3):203-205.
被引量:188
9
李向高,祁章年,陈湄,汪恭质,赵淑萍,赵力强,薛岚,林琳.
高能重离子的生物学效应初探[J]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6,9(6):417-421.
被引量:4
10
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国药典[M].北京,广州:化学工业出版社 ,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附录76.
共引文献
503
1
赵建华,张莉萍,郑金双,王文颇.
秋水仙素诱导腺毛菊苣种质创新与鉴定[J]
.中药材,2021,44(7):1552-1557.
被引量:1
2
朱田田,王引权,郭俊霞.
基于变异系数权重的中药质量综合评价模糊物元模型[J]
.中药材,2008,31(1):139-142.
被引量:21
3
付桂芳,冯学锋,格小光,李化,杨京玉,吴学良.
野生黄芩与栽培黄芩药材性状显微组织差异比较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14(11):23-27.
被引量:10
4
张永清,刘金花,李佳,王修奇.
黄芩最佳采收期研究[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9,23(2):1-3.
被引量:4
5
黄建,吴永忠,朱良辉.
枳壳质量的关联分析及道地性综合评价[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0,22(5):79-83.
被引量:1
6
李世,苏淑欣,姜淑霞,计博学.
一年生黄芩地上地下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研究[J]
.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7(2):146-148.
被引量:2
7
吉玉兰,王广凤,方宾.
纳米金/单壁碳管修饰玻碳电极对黄芩苷的电催化作用及快速检测[J]
.分析试验室,2010,29(6):11-14.
被引量:5
8
林长松.
缙云黄芩(Scutellaria tsinyunensis)形态分化研究[J]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3(4):16-20.
被引量:3
9
彭成.
道地药材形成的要素与面临的危机[J]
.中药与临床,2011,0(1):7-10.
被引量:9
10
张捷,张艳萍,刘昌叶,王欢,董继岩,姜韧.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固经丸中黄芩苷含量[J]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06(4):205-206.
同被引文献
42
1
苏淑欣,李世,刘海光,吴晓刚,张新燕,徐扬.
黄芩病虫害调查报告[J]
.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5(4):82-85.
被引量:7
2
李作平,卫恒巧.
黄芩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J]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4,9(4):147-156.
被引量:31
3
周飞跃,卢凤君,张佑林.
中药种植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
.农业技术经济,2005(2):76-79.
被引量:11
4
都晓伟,李丹,衣红,李彬.
栽培与野生黄芩质量的比较研究[J]
.中医药信息,1995,12(2):43-44.
被引量:12
5
郭志梅,缪启龙,李雄.
中国北方地区近50年来气温变化特征的研究[J]
.地理科学,2005,25(4):448-454.
被引量:205
6
丁一汇,任国玉,石广玉,宫鹏,郑循华,翟盘茂,张德二,赵宗慈,王绍武,王会军,罗勇,陈德亮,高学杰,戴晓苏.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Ⅰ):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2(1):3-8.
被引量:1190
7
洪志强,高明,宋春波,孟庆刚.
黄芩的人工栽培及质量研究述评(一)[J]
.中医药学刊,2006,24(4):630-633.
被引量:10
8
徐宗学,张玲,阮本清.
北京地区降水量时空分布规律分析[J]
.干旱区地理,2006,29(2):186-192.
被引量:78
9
杨全,白音,陈千良,张燕,陈云华,王文全.
黄芩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7):1159-1160.
被引量:46
10
王增理,杨守军,王增淑.
黄芩栽培方法与质量的研究[J]
.中药材,1996,19(6):271-273.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4
1
董满宇,江源,肖雁青,任斐鹏.
黄芩分布区主要气候要素变化趋势时空特征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2009,30(4):569-574.
被引量:1
2
宁宏.
黄芩黄酮类化学成分药理研究新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5):142-143.
被引量:17
3
赵晋,曾志海,顾晓燕,盛琳,兰潇,闵芳琴.
中药黄芩规范化种植的问题及对策[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23):88-89.
被引量:3
4
唐正兴,焦彦斌,马琦玲.
黄芩新品系栽培生产体系研究[J]
.种子科技,2024,42(7):137-139.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李艳梅,张继东.
张继东教授治疗糖尿病学术思想[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6):23-24.
被引量:1
2
梁珊珊,费扬,周瑾,王新霞,陈俊,张国庆,赵亮.
HPLC法同时测定清肝散结方中8种化学成分的含量[J]
.中国药房,2014,25(47):4481-4484.
3
傅燕华.
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三黄止痒搽剂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14,23(12):2346-2347.
被引量:14
4
许红玮,刘轲,张怀亮.
HPLC同时测定清热定眩合剂中3种成分的含量[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7):72-74.
被引量:3
5
张颖,李俊玫,秦博文,葛志华.
野黄芩苷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凋亡及caspase-8表达的影响[J]
.天津医药,2015,43(3):237-240.
被引量:6
6
周安莉,冯小艳,周国军,李焱,周铜水.
一年二十四节气中新鲜与阴干黄芩根黄酮类成分含量对比及其相关性[J]
.安徽医药,2015,19(8):1466-1469.
被引量:1
7
李锐华,李英,王永香,吴云,丁岗.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疏风定喘颗粒黄芩组的提取工艺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5,17(11):2290-2295.
被引量:2
8
龚海燕,宋瑞丽,雷敬卫,陈志红,谢彩侠.
黄芩配方颗粒黄芩苷含量近红外光谱测定方法[J]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7,44(5):466-469.
被引量:3
9
傅燕华.
三黄止痒搽剂联合耳背静脉放血治疗轻度痤疮疗效观察[J]
.山东中医杂志,2018,37(5):371-374.
被引量:1
10
高小明,杨玲巧,蒲云云,刘冰茹,曹玉霞,李爱忠.
补肾固冲安胎方对妊娠早期肾虚型先兆流产生殖内分泌系统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1):2535-2538.
被引量:13
1
陈宝芳,毕研文,杨永恒,宫俊华,刘政波.
泰山四叶参的研究进展[J]
.山东农业科学,2012,44(9):60-62.
被引量:6
2
何晶晶,杜江.
黔产景天三七干·鲜品中没食子酸含量比较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4):169-171.
3
许世泉,王英平,邵财,张春清,常春媚,崔琼.
东北铁线莲最佳采收期的研究[J]
.特产研究,2007,29(4):25-26.
被引量:4
4
李佳,刘红燕,程书华,张永清.
大枣果实与叶片生药学研究[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3,27(3):14-16.
被引量:1
5
朱婕,洪俊丽,秦民坚.
紫花地丁HPLC指纹图谱研究[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1,30(4):46-49.
被引量:1
6
郭伟娜,程磊,牛倩.
中药紫菀的本草沿革及现代资源研究现状[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4):9943-9944.
被引量:8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