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淮河文化”概念
被引量:
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借助地方(区)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当地社会发展的强烈意识让“淮河文化”概念破土而出,但如何科学地理解认识与界定它,学术界目前所作的工作还很少。本文主要讨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如何去说一种文化概念的成立是合适的;(二)淮河文化概念可以成立的依据、历史文化发展的阶段与内涵。对于淮河流域历史文化与现实发展的初步研究使我们深信,“淮河文化”概念的提出对淮河流域的社会发展是一件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
作者
陈立柱
洪永平
机构地区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处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83-188,共6页
Academics
关键词
淮河文化
概念
内涵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96
引证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40
参考文献
8
1
郭学东.《坚持淮河文化研究为社会经济服务的方向》[J].学术界,2004,.
2
高广仁,邵望平.
试论淮系史前文化及裴李岗文化的主源性[J]
.燕京学报辑刊,2004(17):1-36.
被引量:8
3
阚绪杭.《淮河文化探源论》,《蚌埠涂山与华夏文明》,黄山书社,2002年.
4
唐元海主编.《淮河三百问》,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年版.
5
曹天生.《关于淮河流域文化定义问题的探讨》[J].学术界,1998,.
6
辛秋水,吴理财.《文化的贫困与贫困文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7
陈立柱.《淮河文化研究要为流域经济发展服务》[J].学术界,2004,.
8
陈立柱.《文化再造:淮河流域发展的新视角》[J].咨政,2005,.
共引文献
8
1
陈立柱,洪永平.
淮河文化概念之界说[J]
.安徽史学,2008(3):95-100.
被引量:20
2
李忠林.
略论安徽史前考古发现中的早期文明因素[J]
.东南文化,2011(6):43-47.
被引量:2
3
张清改.
河南信阳“淮上文化”之探究[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3,32(4):102-105.
被引量:1
4
金荣权.
新石器时期淮河上游的族群迁徙与文化融合[J]
.中原文化研究,2015,3(4):58-64.
被引量:1
5
张萍.
从淮系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看群舒的来源——学术史的回顾与思考[J]
.安徽史学,2016(2):163-168.
6
陈立柱.
淮河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反省[J]
.学术界,2016(9):153-166.
被引量:13
7
张萍.
淮系文化圈的发展与东夷、淮夷等夷族的形成[J]
.贵州民族研究,2017,38(1):202-205.
被引量:1
8
谈群,周宁.
清代安徽地方志与淮河流域风俗研究[J]
.蚌埠学院学报,2017,6(4):172-176.
同被引文献
196
1
陈德琥,孙斌,方孝坤.
一体化发展引领淮河流域文化旅游产业带状布局[J]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21,30(2):366-378.
被引量:1
2
袁飞.
拓展淮河文化研究的经度和纬度——兼论茨淮新河工程建设研究[J]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1-6.
被引量:2
3
魏中京,储九志.
以淮河文化为主题整合盱眙旅游资源[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S1):230-232.
被引量:2
4
张居中.
淮河上游新石器时代的绚丽画卷──舞阳贾湖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J]
.东南文化,1999(2):1-4.
被引量:8
5
朔知.
安徽淮河流域早期原始文化略说[J]
.东南文化,1999(5):32-37.
被引量:9
6
苏秉琦.
略谈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在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考古学术讨论会上的一次发言提纲[J]
.文物,1978(3):40-42.
被引量:42
7
李慕寒,沈守兵.
试论中国地域文化的地理特征[J]
.人文地理,1996,11(1):7-11.
被引量:55
8
梁中合,吴加安,傅宪国.
安徽淮北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J]
.考古,1993(11):961-980.
被引量:22
9
王吉怀,吴加安,梁中合.
安徽宿县小山口和古台寺遗址试掘简报[J]
.考古,1993(12):1062-1075.
被引量:34
10
谢永新,丘上松.
恰当地把文化圈理论引进世界文学研究领域[J]
.外国文学研究,1993,15(2):119-12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1
1
尹文莉,职亮.
皖北地区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基于淮河地缘文化背景下的探讨[J]
.特区经济,2008(12):172-174.
被引量:1
2
李艳洁.
淮河文化研究现状述评——以淮河流域地域文学为中心[J]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111-113.
被引量:4
3
郝喜玲,陈忠卫.
合芜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文化差异与融合[J]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2):21-24.
4
朱光耀,杨业丰,邓士成,钱冲.
建设淮河文化资源数据库的设想[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6):33-36.
被引量:2
5
周宁.
地缘与学缘:地方教育史研究的新视角[J]
.皖西学院学报,2011,27(4):125-128.
被引量:1
6
袁媛.
王安忆与淮河文化[J]
.蚌埠学院学报,2012,1(1):124-128.
被引量:3
7
杜红梅,李长中.
乡土文化的另类方式书写——以许辉为例[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5-39.
被引量:4
8
纪正红.
“淮安”、“楚州”源考[J]
.科技信息,2012(26):197-198.
9
李长中,杜红梅.
“慢”的文化与“慢”的文学——以许辉的小说集《人种》为中心的考察[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67-71.
被引量:1
10
应晓雨,杨剑.
以蚌埠市为例分析淮河文化对家装设计风格的影响[J]
.建材世界,2016,37(4):71-7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0
1
陈雨璇.
信息碎片化时代“淮河文化”传播影响力状况调查——基于高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2,43(1):26-30.
2
阳翼.
农村消费者行为特征与营销对策[J]
.中国市场营销,2009(6):36-38.
3
李万里.
淮河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及当代价值[J]
.宜宾学院学报,2012,12(9):110-113.
被引量:1
4
郭海洋,吴洪成.
中国教育史的“乳酪与蛆虫”——微观视野下地方教育史的“碎片化”研究[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20(6):34-40.
被引量:3
5
李贤,王华.
论淮河文化对戴厚英小说创作的影响[J]
.蚌埠学院学报,2015,4(2):177-180.
6
袁媛.
论王安忆的淮河系列小说[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23-26.
被引量:1
7
瞿华兵.
中国现当代小说安徽城市书写研究述评[J]
.铜陵学院学报,2016,15(6):73-75.
被引量:1
8
杨剑,徐艺.
高校校园景观标识系统设计研究——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5):121-122.
被引量:2
9
陈业新.
淮河文化研究述论[J]
.学术界,2017(11):127-140.
被引量:10
10
陈立柱.
探索淮河流域发展的新战略[J]
.学术界,2017(11):141-149.
1
袁飞,曹天生,朱光耀.
第六届淮河文化研讨会综述[J]
.蚌埠学院学报,2012,1(5):119-124.
被引量:2
2
张晓军.
破土而出[J]
.中等职业教育,2006(02S):21-21.
3
张金铣,周致元.
第四届淮河文化研讨会综述[J]
.安徽史学,2008(2):127-128.
被引量:2
4
王克群.
文化产业是经济增长的新亮点[J]
.中国国情国力,2004(9):47-48.
被引量:1
5
戚畅,张森林.
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本特征[J]
.社会科学战线,2011(8):251-253.
被引量:2
6
丁素.
关于文化强国的思考[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2,40(2):64-68.
被引量:1
7
谌强.
文化凤凰在南国展开翅膀[J]
.中华文化画报,2014,0(5):4-13.
8
凌风.
从传统文化看安全[J]
.现代职业安全,2009(9):74-76.
9
毕研永.
全球化条件下的文化安全探析[J]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7,7(1):59-63.
10
聂欣晗,邝跃喜.
湘西本土文化调查与产业化策略分析——以沅陵县为研究样本[J]
.怀化学院学报,2012,30(3):17-20.
学术界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