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67-168,54,共3页
Seeker
基金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06B18)
二级参考文献7
-
1李军,马红亮.重庆市六所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的调查[J].青年研究,1999(8):10-15. 被引量:5
-
2冯国桢,梅岩,祁永寿,马正录.青海高校贫困生问题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3):102-111. 被引量:7
-
3杨永欣.大学生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现状及对策[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3(1):37-38. 被引量:36
-
4张宝军,彭晓峰.高校“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刍议[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17(4):62-63. 被引量:2
-
5余秀兰.高教大众化需要关注弱势群体[J].教育发展研究,2002,22(1):37-38. 被引量:13
-
6魏小琳.论大学生“弱势群体”及其扶助[J].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04,24(4):27-29. 被引量:39
-
7赵曙.高校招生并轨下民族院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9(A02):23-27. 被引量:2
共引文献33
-
1龚美德,张小红.基于社会大变革背景下的大学生弱势群体研究[J].大家,2010(11):85-86.
-
2王燕.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4,11(4):77-79. 被引量:10
-
3黄元全.论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5,22(4):52-54. 被引量:2
-
4蒋肖波,倪再羊.“构建和谐校园”与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工作[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4):447-450. 被引量:15
-
5司敬新.高校图书馆在关怀“大学生弱势群体”中的作用[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47-49. 被引量:2
-
6李红革,罗登辉.和谐校园视野下高校贫困生救助体系的构建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1):121-124. 被引量:12
-
7吴启茂.浅论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帮教[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7(3):122-123.
-
8郑玉堂.高校图书馆·“五定律”·贫困生[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7,25(3):110-113.
-
9周文斌.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新探[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16(4):56-60. 被引量:14
-
10周文斌.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新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6):301-303.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34
-
1姜红仁.论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4):37-38. 被引量:21
-
2杨叔子.文明以止 化成天下——纪念我国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十周年[J].高等教育研究,2005,26(9):1-6. 被引量:37
-
3青岛理工大学课题组.政治社会化与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河北学刊,2006,26(1):67-72. 被引量:29
-
4陆琴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探析[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9(1):87-89. 被引量:3
-
5王慧.高等教育领域的教育公平问题——“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J].江苏高教,2007(1):9-11. 被引量:7
-
6田建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再思考[J].许昌学院学报,2007,26(1):145-147. 被引量:3
-
7黄正泉,王健.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之魂[J].现代大学教育,2007,23(3):57-60. 被引量:117
-
8马凤岐.教育政治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
9胡锦涛.在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01-23.
-
10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2011-10-18.
引证文献8
-
1何芬林,李湘黔.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7(4):71-72. 被引量:50
-
2罗瑞娟.人文关怀: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J].考试周刊,2011(48):198-200.
-
3李仁杰,吴聪聪.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见——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和改进的着力点[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4(5):89-91. 被引量:2
-
4薛桂琴.运用目标管理 促进高校贫困生阳光成长[J].江苏高教,2012(3):137-138. 被引量:1
-
5刘利奎.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3,32(11):229-230. 被引量:1
-
6陈锦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效性及对策研究[J].南方论刊,2013(5):72-74.
-
7梁卓欣.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德育的困境及路径选择[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9(9):105-107. 被引量:1
-
8焦琪.高职院校家庭贫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对策[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7(2):73-7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56
-
1李枚晏,覃蓝天.新时代广西独立学院德育实践研究——以中华礼仪文化为视角[J].现代交际,2020(18):40-42. 被引量:1
-
2徐琳.高职院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J].南国博览,2019,0(5):89-89.
-
3张鹏娟.新形势下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S1):5-7. 被引量:9
-
4计谋远.浅谈高校贫困生素质教育[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5(4):119-120.
-
5叶意群.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优化策略[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29(2):80-82. 被引量:2
-
6宋美英.如何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6):88-89. 被引量:1
-
7刘华.高职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浅析[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11):78-79. 被引量:1
-
8张欢,王丽.中西部十省高校贫困生就业愿景现状调查报告[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3):39-45. 被引量:25
-
9陶进,雷哲敏.以社团为载体探索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的新模式[J].新西部(理论版),2008(4):155-156. 被引量:7
-
10张中旺,王楠.大一经济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5):35-36.
-
1王宏华.对高校贫困生“精神扶贫”的几点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8(4):74-74. 被引量:1
-
2周围.高校特困生心态透视及精神扶贫研究[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9(9):70-71.
-
3王增芬,杨世娟.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及其调适[J].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39-41.
-
4肖海鸥.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沧桑,2007,0(2):151-152. 被引量:3
-
5刘利,戴会群,陈晨.贫困大学生精神扶贫的必要性及主要措施[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7):10-12. 被引量:4
-
6邹红梅.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两手抓为贫困生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16(12):12-13. 被引量:1
-
7张瑞东.贫困大学生亟需“精神扶贫”[J].教育与职业,2006(1):81-81. 被引量:6
-
8李亚婕,姚甥,刘泽琴.浅谈高校贫困生心理突出问题及解决对策[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8,18(5):58-60. 被引量:2
-
9高阳.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探微[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3):153-155. 被引量:8
-
10李克明.关于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1):112-113.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