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观园到太虚幻境:文学意象的异语传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认为,意象的翻译过程,实际上是译者从源语意象塔的整合到目标语意象塔重建的过程,这个心理过程可细分为整体内化,传情解意和变通创象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心理特点,共同决定意象传递的准确程度。
作者
秦乐娱
张映先
机构地区
中南大学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4-185,共2页
Seeker
关键词
格式塔意象
大观园
意象翻译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6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邱文生.
语境与文化意象的理解和传译[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3):135-140.
被引量:30
2
王正康.
“场型语言”理论与《红楼梦》研究[J]
.红楼梦学刊,2001(1):163-171.
被引量:1
3
俞晓红.《<红楼梦>花园意象解读》.第329页.
4
王平.《论<红楼梦>诗词翻译中意象美的再现》.红楼论集,南开大学出版,1999年版,第263页.
5
孟瑾,冯斗.
古诗格式塔意象和意境的传递[J]
.外语学刊,2005(4):91-94.
被引量:27
6
龚光明.
意象翻译论[J]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2,22(2):23-27.
被引量:7
7
沈培新.
移情·审美·翻译[J]
.外国语文,1998,23(4):95-98.
被引量:7
8
刘小枫.《接受美学译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第3页.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红楼梦学刊1988年总目[J]
.红楼梦学刊,1988(4):342-346.
被引量:6
2
王东风.
文化认同机制假说与外来概念引进[J]
.中国翻译,2002,23(4):8-12.
被引量:34
3
曾利沙.
论“操作视域”与“参数因子”-兼论翻译学理论范畴-“文本特征论”的研究[J]
.现代外语,2002,25(2):153-164.
被引量:40
4
胡壮麟.
语境研究的多元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4(3):161-166.
被引量:317
5
邱文生.
从意识逻辑角度看翻译中的语境构建[J]
.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85-87.
被引量:3
6
王建华.汉英季节词对比-兼谈国俗语义[A].吴友富.国俗语义研究[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7
Bassnett,S.&Lefevere,A.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C]. London: Cassell, 1990.
8
Catford, J. C. A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9
Newmark, P.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 Oxford; Pergamon Press,1982.
10
Hatim, B. &Mason, I. 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 [M]. London: Longman, 1990.
共引文献
66
1
罗静,吕文澎.
译者行为批评视阈下的中国古典诗词中文化意象“天”的英译探析——以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J]
.语言教育,2020(1):71-75.
被引量:5
2
张石俊.
英汉互译的文化信息处理[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0(9):94-96.
被引量:1
3
吴军赞.
从文化语境的角度看英汉习语翻译[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126-129.
被引量:4
4
管振彬.
格式塔意象再造与文学翻译审美主体神思[J]
.长城,2012(4):197-198.
5
熊婷.
《游子吟》英译的格式塔阐释[J]
.作家,2011(12):187-188.
被引量:1
6
王琦.
翻译研究中的文化整体观——读斯奈尔-霍恩比《翻译研究综合法》[J]
.文学界(理论版),2012(10):183-184.
7
孙楠.
中英古典诗词中的诗性隐喻意象解读[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26(7):116-117.
8
李晓红.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移情[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2):74-78.
被引量:3
9
李晓红.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移情[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2):169-173.
被引量:3
10
陈懿,高涛.
文学翻译中意境的表达和再现[J]
.大学时代(B版),2006(6):39-41.
1
陈琪.
文学意象的多样性[J]
.青海师专学报,2008,28(4):109-111.
2
远思.
浅析《红楼梦》库恩德译本“太虚幻境”一章的翻译方法[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26-128.
3
胡逸明.
文学意象浅论[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133-134.
被引量:1
4
陈文荣.
《红楼梦》金陵判词的修辞翻译分析[J]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2,29(9):94-97.
5
余烈全.
文学意象翻译的显与隐[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0(9):85-87.
被引量:1
6
刘爱勤.
英语习语汉译中形象的转换探微[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82-84.
7
裘新江.
《儒林外史》的真假艺术[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2(4):9-10.
被引量:1
8
赵爱英.
文学意象对文学词语创生的影响[J]
.大家,2010(11):150-151.
9
朱灿灿.
探析《红楼梦》第五回的哲学[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0(1):9-9.
10
于开拓,洪爱云,周红玉,刘巧艳.
原型理论在电影作品中的应用[J]
.电影评介,2009(9):16-16.
被引量:2
求索
2006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