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7年第1期154-157,共4页
Journal of The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s and Law
同被引文献19
-
1常安.试论法人类学的学科独立性问题——与法社会学相比较[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3-60. 被引量:5
-
2刘广安.二十世纪中国法律史学论纲[J].中外法学,1997,9(3):3-12. 被引量:22
-
3俞吾金.论哲学发生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8(1):55-66. 被引量:11
-
4楼培敏.发生学方法[J].社会科学,1986(10):68-69. 被引量:19
-
5张扬.发生学方法与中国哲学史研究——读刘文英先生的两部哲学史专著[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16(3):49-54. 被引量:14
-
6冯平.发生学的方法,功能性的定义──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之新见[J].求是学刊,1987,14(1):7-13. 被引量:7
-
7高兆明.道德与法律:二维规范世界的一元存在——从发生学角度的一种认识[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29-37. 被引量:15
-
8任海涛.魏晋南北朝对唐律的贡献[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22(2):107-111. 被引量:2
-
9罗洪洋.法人类学论纲——兼与法社会学比较[J].法商研究,2007,24(2):130-137. 被引量:16
-
10张乃和.发生学方法与历史研究[J].史学集刊,2007(5):43-50. 被引量:65
-
1孙莉.“20世纪中国法制变革与前瞻”学术讨论会综述[J].中国法学,1996(5):125-126.
-
2中国法律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在珠海举行[J].广东法学,2008(1):80-80.
-
3周东平.中国法律史学会暨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2001年学术年会综述[J].中国法学,2002(1):182-184. 被引量:1
-
4高珣,林华昌,吉霁光,郑取.中国法律史学会暨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2001年年会综述[J].法学,2002(1):80-80.
-
5三秦.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会在我院召开[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3,15(4):27-27.
-
6丁建英.浅谈中国法制史的研究方法[J].政府法制,2006(12X):39-39. 被引量:1
-
7晓勇.新时期典型模式专题学术研讨会述要[J].中共党史研究,2011(12):126-127.
-
8宋俊杰.为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贵阳市党校系统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理论研讨会综述[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4(6):1-3.
-
9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贯彻实施《辽宁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的通知[J].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2009,0(14):19-20.
-
10严惠.人大制度理论研究结硕果[J].人民之声,2004,0(9):39-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