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金融》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9-50,共2页
China Finance
同被引文献22
-
1樊哲.保险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与信用评级[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11):53-54. 被引量:3
-
2王波,史安娜.非寿险市场的承保周期研究及在中国的检验[J].上海金融,2006(7):37-40. 被引量:25
-
3夏骏军.论保险市场交易成本的构成及控制方法[J].企业技术开发,2006,25(11):75-77. 被引量:1
-
4余颖.正视环境变化提升盈利能力[N].上海证券报,2002-9-18.
-
5C. K. Prahalad & Gary Hamel (1990),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iew, May-June 1990, page ,79 - 90.
-
6Coase, Ronald H. ( 1937 ),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 4 ( 16 ) Page, 386 - 405.
-
7中国平安集团2008年公司年报,第22页.
-
8北京市保险行业协会网站:http://xie.biabii.org.cn/Article/ArticleShow.aspx?ID=252&PageNo=1.
-
9武建强.国外保险信用评级制度评介及借鉴[J].广西金融研究,2007(8):30-32. 被引量:6
-
10欧阳青东.中国保险业交易成本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二级引证文献13
-
1郑馨.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完善[J].纳税,2020,0(3):271-272. 被引量:4
-
2徐佩.保险公司成本效益控制研究[J].商情,2012(1):157-157.
-
3《中国保险公司信用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谢远涛,孙红艳,白荣霞.中国非寿险公司信用评级研究--基于2012年公开披露数据的实证分析[J].保险研究,2014(1):46-53. 被引量:2
-
4黄树鹏,柴鑫慧,栗博盟,黄路.我国中小型寿险公司显性交易成本研究[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4,28(4):40-44.
-
5金路.保险公司财产险理赔系统设计与实现探讨[J].商,2016,0(8):159-159. 被引量:2
-
6李玉英,崔健,梅文馨,王维.杜邦分析体系下非寿险公司盈利能力分析[J].会计之友,2016(9):39-42. 被引量:8
-
7林丽莉.对财产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思考[J].中国经贸,2016,0(21):40-40.
-
8尹荣梁.资本结构、产品策略、承保风险、投资能力与经营业绩——基于地方法人财险公司的实证分析[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7,31(4):38-44.
-
9孙丽.浅析新华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营销(下),2018(4):148-148. 被引量:1
-
10车辉,赵子薇.寿险业信用评级的实践及规律性探索[J].征信,2018,36(5):45-49.
-
1冬洁.把脉房产、金融的“加息命运”[J].小康,2007(9):88-90.
-
2姚利.浅析如何提高保险业务质量[J].保险研究,1993(3):39-41.
-
3人语[J].IT经理世界,2003(13):17-17.
-
4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石[J].吉林金融研究,2004(3):1-1.
-
5陈冬.我国保险交易成本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方法[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1,25(4):44-47. 被引量:2
-
6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努力促进税收事业发展[J].税收与企业,1996(9):30-31.
-
7张绪风.保险交易成本与信用体系建设[J].中国保险,2004(3):39-41. 被引量:4
-
8苏亚拉图.保险利益原则初探[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11):56-57.
-
9薛富平.当前我国保险经纪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加强监管的建议[J].北方经济,2008(20):5-6. 被引量:3
-
10周文杰.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效率实证研究:基于交易成本角度[J].财政研究,2015,31(1):67-71. 被引量: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