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形势 产学结合 培养新型水利人才——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2
出处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4期10-13,共4页
Journal of Hebei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College Quarterly
同被引文献10
-
1张朝晖,王治中.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17-21. 被引量:5
-
2赵志鸿.农业工程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1998(11):22-24. 被引量:9
-
3蔡炎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之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2):79-81. 被引量:50
-
4孙莉,朱国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6(12):69-71. 被引量:13
-
5朱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管理,2008,2(3):6-11. 被引量:185
-
6陈明杰,兰海.坚持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0):113-114. 被引量:13
-
7邓然,尹启华,邹唐喜,田泽霞.“90后”大学生群体特征调研[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0(3):88-90. 被引量:32
-
8马廷奇,史加翠.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1(5):104-107. 被引量:67
-
9王增红,李援农,张英普.大学生实践教学导师制模式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7):39-39. 被引量:1
-
10段先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83-85.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3
-
1陈文波,李保同.基于“卓越计划”视角的农业水利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5(11):61-64. 被引量:2
-
2康燕霞,朱燕琴,黄彩霞,张梅花.高校课堂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以工程地质教学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17(4):113-116. 被引量:3
-
3黄彩霞,康燕霞,朱燕琴.“厚基础、宽口径”背景下教学设计与实施效果探讨——以“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课程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6,18(1):28-32.
-
1余金凤,梁丹.新时期高职水利工程专业实训教学改革与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9):154-155.
-
2高而坤.人才·机制·运作[J].中国水利,1997(1):5-6.
-
3崔着义,梁景.浅谈水利职工教育在建设学习型水利职工队伍中的作用[J].山东水利,2005(6):33-33.
-
4赵颖辉,朱友聪,金斌斌,彭晓兰.高职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52):251-252. 被引量:1
-
5周保志.面向21世纪的水利人才与继续教育[J].中国水利,1999(6):13-15.
-
6李济生.开创实施人才开发战略的新局面[J].中国水利,1997(1):4-4.
-
7李娟.湖南省职业院校水利类专业设置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适应性探究[J].职教通讯,2014(32):6-8. 被引量:1
-
8李峰.基于社会需求的成人高等教育水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4):157-157.
-
9何建德.水利人才开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水利,1997(1):7-8.
-
10曹麟.校企结合 培养水利人才[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0(11):73-74.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