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 刘国光认为,当前在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西方经济学的影响上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地位被削弱和边缘化的状况令人堪忧,而这关系到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以什么理论为指导的问题,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这些观点和看法被理论界称之为“刘国光经济学新论”,从而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认为是两种改革观的交锋。
作者
杨开太
出处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5-156,共2页
Academic Monthly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讨论综述
学术问题
社会主义国家
教学与研究
西方经济学
经济改革
刘国光
分类号
F0-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09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6
1
刘国光.
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J]
.经济研究,2005,40(10):4-11.
被引量:176
2
程恩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是改革的倡导者和支持者[J]
.理论视野,2006(3):14-15.
被引量:6
3
卫兴华.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不容否定——评晏智杰的有关观点[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2):1-5.
被引量:1
4
吴易风.
当前经济理论界的几个理论误区[J]
.中国流通经济,2006,20(2):4-6.
被引量:10
5
张宇.
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专题讨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路径[J]
.学术月刊,2006,38(3):77-80.
被引量:22
6
陈承明.
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相互关系[J]
.当代经济研究,2006(4):68-71.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9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凯恩斯.劝说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244-245.
4
布赖恩·斯诺顿.宏观经济学指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491.
5
J·C 豪尔绍尼.价值判断【c】..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4卷[Z].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856.
6
Robert M. Solow. Science and Ideology in Economics.In Contemporary Issues in Economics, ed. by Crandall and Eckaus.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72.11.
7
.《列宁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
.《列宁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
张薰华.经济规律的探索[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235—243.
共引文献
209
1
常荆莎,严楚弘,陈倩倩.
当前高校政治经济学教学检视——基于对H省代表性高校的调研[J]
.海派经济学,2022,20(3):89-101.
被引量:1
2
杨德云.
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J]
.海派经济学,2022,20(3):72-88.
3
傅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比较[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4):156-160.
被引量:6
4
刘后平.
经济学范式的批判与批判的范式——兼论苏联范式对中国经济学的影响[J]
.生产力研究,2008(16):9-11.
5
魏彦杰.
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学与西方经济学教学的关系[J]
.学理论,2009(13):195-196.
6
周红梅.
关于发展政治经济学学科的问题[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17(1):45-48.
被引量:1
7
张爱勤.
论两种社会形态下的经济学理论与实践[J]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4):28-30.
8
张宇.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成果述评(2001—2007)[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07(1):207-227.
9
裴小革.
近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讨论综述[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06(2):168-184.
10
薛宇峰,刘晓音.
坚持、发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访经济学家薛宇峰[J]
.海派经济学,2012,10(3):1-16.
同被引文献
5
1
刘宝存.
美国研究型大学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J]
.中国高教研究,2004(10):60-62.
被引量:163
2
赵洪.
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7(2):71-75.
被引量:480
3
刘智运.
高校研究性教学的特征[J]
.江苏高教,2006(2):150-150.
被引量:43
4
王岚,刘赞英,张艳红,张瑜.
构建以研究为本的本科研究性教学模式[J]
.江苏高教,2007(4):72-74.
被引量:45
5
吴康宁.
学生仅仅是“受教育者”吗?——兼谈师生关系观的转换[J]
.教育研究,2003,24(4):43-47.
被引量:222
引证文献
1
1
刘华.
研究性教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13(6):78-8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徐永新.
当前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2):200-202.
被引量:2
2
刘海泉.
研究性教学模式的优劣势探讨——以《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为例[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12(1):77-80.
被引量:3
3
张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新论[J]
.西北医学教育,2012,20(3):555-559.
4
李琪.
研究型教学视域下政治经济学教学质量的提升[J]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3(7):166-166.
1
刘国光.
“对这个现象我感到忧虑”[J]
.党史文汇,2006(1):54-56.
2
丁巧林.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81-86.
被引量:5
3
张可云.
空间经济学新论[J]
.开发研究,1992(2):23-28.
被引量:4
4
中国经济出版社隆重推出《经济学新论》[J]
.经济研究,2006,41(4).
5
高峰.
关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若干思考[J]
.当代经济研究,1999(2):46-49.
被引量:5
6
朱妙宽.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亟待发展创新[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3(2):10-14.
被引量:2
7
桁林.
刘国光《经济学新论》评介[J]
.经济学动态,2010(1):150-151.
8
白永秀,王泽润.
“一带一路”经济学的学科定位与研究体系[J]
.改革,2017(2):17-25.
被引量:26
9
卫兴华,孙咏梅.
2006年理论经济学的若干热点问题[J]
.经济学动态,2007(3):21-29.
被引量:4
10
石冀平.
对“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一文的一些看法[J]
.当代经济研究,2007(2):54-56.
学术月刊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