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劣币驱逐良币——从经济现象观刑讯逼供之法律问题
被引量:
2
Adulteration Expels Fine——Analysis On The Legal Problems Of Exacting A Confession By Torture From Economic Situation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劣币驱逐良币”是一种经济现象,然而它的形成过程却可反映刑讯逼供的心理成因。出现刑讯逼供这一“劣币”,是多种原因造成的,而“驱逐”这一“劣币”,则需要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沉默权、有效的讯问监控手段,以及修改刑法规定等一整套“良币”。
作者
宋昕
机构地区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
出处
《法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9-142,共4页
Law Science Magazine
关键词
劣币
良币
非法证据排除
沉默权
刑讯逼供罪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26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7
1
郑黎明.
论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建立和完善[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3):60-62.
被引量:1
2
龙宗智.
英国对沉默权制度的改革以及给我们的启示[J]
.法学,2000(2):26-31.
被引量:106
3
陈卫东,陈飞.
论沉默权与坦白从宽[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0(1):50-56.
被引量:11
4
魏琼.
沉默权的制度设计[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2):59-62.
被引量:3
5
莫洪宪.
遏制刑讯逼供当靠制度保障[J]
.学习月刊,2005(6):26-27.
被引量:1
6
熊小松.
论沉默权与刑讯逼供[J]
.广西社会科学,2003(12):99-101.
被引量:8
7
周宝峰.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要论[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3):35-43.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何家弘.
“零口供”与沉默权[J]
.人民检察,2001(4):27-28.
被引量:20
2
陈瑞华.
在公正与效率之间——英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最新发展[J]
.中外法学,1998,10(6):93-99.
被引量:59
3
龙宗智.
论坦白从宽[J]
.法学研究,1998,20(1):45-52.
被引量:64
4
吴德星.
法治的理论形态与实现过程[J]
.法学研究,1996,18(5):98-104.
被引量:39
5
沈木珠.
论司法制度性侵权及其防范[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1(4):5-10.
被引量:3
6
[美]罗尔斯 何怀宏.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
7
[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 南希·弗兰克 陈卫东 徐美君 译.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87.
8
[德]托马斯·魏根特 岳礼玲 温小洁译.德国刑事诉讼程序[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93,101.
9
[日]古口安平 王亚新译.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10
[美]弗雷德·英博等.审讯与供述[M].何家弘等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92.
共引文献
126
1
钱莹.
经济法与刑法调整市场行为的实体衔接[J]
.法律方法,2023(3):264-281.
2
唐娟.
论我国沉默权制度的确立与限制[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23(6).
3
邹发云,任来保.
沉默权规则探微[J]
.河北法学,2001,19(5):143-146.
被引量:6
4
赵相国.
论刑事沉默权[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0(4):82-83.
被引量:1
5
马江浩.
你有权保持沉默[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4(4):49-53.
6
周裕坤.
浅论沉默权[J]
.社科纵横,2006,21(5):68-69.
7
刘良宏,刘东峰.
关于沉默权的思考[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3):27-29.
被引量:1
8
卢大海.
沉默权浅析及我国沉默权制度构建研究[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5,7(1):23-27.
9
王匀高.
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沉默权制度[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5(2):74-80.
被引量:1
10
陶杨.
沉默权可能给侦查讯问带来的新问题及应对措施[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4(6):33-36.
同被引文献
19
1
魏中礼.
关于翻供问题的几点思考[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10,26(3):99-101.
被引量:10
2
刘建军.
关于被告人翻供问题的探讨[J]
.山东审判,2003,19(2):21-23.
被引量:10
3
赖声利.
刑讯逼供及其控制[J]
.当代法学,2002,16(2):149-152.
被引量:5
4
李玉萍.
我国“刑讯逼供”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J]
.法学杂志,2005,26(2):116-118.
被引量:12
5
吴丹红.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证研究——以法院处理刑讯逼供辩护为例[J]
.现代法学,2006,28(5):143-149.
被引量:40
6
欧卫安.
论翻供的程序法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2007(4):87-91.
被引量:7
7
[美]史蒂文·J·伯顿.法律和法律推理导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69.
8
李嘉佑.《犯罪嫌疑人翻供现象析》[J].天津检察,1997,(2).
9
杜旭辉.警惕翻供现象[N].检察日报,1997-06-09.
10
蔡建国.被告人当庭翻供的原因及其对策[J].新疆检察,1998(2).
引证文献
2
1
吴钦梅,蒋玲.
刑讯逼供久禁不止原因探悉[J]
.湖南农机(学术版),2008,35(1):93-94.
被引量:1
2
孙晓玉.
刑事审判中的被告人翻供问题--从裁判者角度出发的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10):104-110.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7
1
章春明.
略论“刑讯逼供”取证方式演变的文化烙印[J]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9(3):100-103.
2
蔡元培.
论印证与心证之融合——印证模式的漏洞及其弥补[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6,34(3):171-181.
被引量:36
3
马春娟,李幸幸.
审判中心视角下刑事被告人庭审翻供问题研究[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4):16-19.
4
骆福林.
论辩护人对翻供的态度与策略——兼谈律师的职业伦理[J]
.法律与伦理,2018,0(1):141-147.
5
王瑞剑.
刑事证据印证的证据矛盾向度:误区与辩正[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9,31(1):69-75.
被引量:1
6
王海,杨琳.
司法人员对待被告人翻供态度之深层原因探析[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0(3):63-69.
7
宋赫.
翻供预防研究[J]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9,0(3):119-122.
被引量:1
1
张生.
食品安全修法存疑[J]
.南风窗,2013,0(18):68-70.
2
来信[J]
.世界博览,2017,0(3):2-2.
3
发展必须廉洁 廉洁促进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在全国两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摘要一)[J]
.先锋队(下旬刊),2016,0(3):6-7.
4
王明刚.
食品领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解析[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43-45.
被引量:2
5
从“周永康案”关注“官场逆淘汰”[J]
.天津支部生活,2014,0(12):50-50.
6
傅顺斌.
警惕人才管理中的“格雷欣效应”[J]
.人事与人才,1998(12):27-27.
7
官场良币[J]
.东西南北,2016,0(16):6-6.
8
赵宁宇.
著作权之争[J]
.大众电影,2012(19):1-1.
9
张晓永.
A省调查:政治生态优化的对策[J]
.党政干部参考,2014,0(21):29-31.
10
打开干事创业的广阔空间[J]
.当代党员,2014,0(11):32-32.
法学杂志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