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跨学科研究的组织和障碍分析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跨学科研究是涉及两门以上学科的科学研究活动方式,它是科学整体化趋势的加强和科学从简单性研究向复杂性研究发展所产生的现实问题的需要,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文章具体论述了高校跨学科研究的一般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分析了推进跨学科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
作者
钱佩忠
张艳(校对)
机构地区
浙江工业大学
不详
出处
《高等农业教育》
2007年第1期55-57,共3页
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基金
浙江省教育科学2005年度规划课题:高校跨学科创新团队建设研究(SC53)研究成果
关键词
跨学科研究
跨学科组织
运行障碍
分类号
G6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8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4
参考文献
4
1
面向知识经济时代 加强重大课题的跨学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秦麟征研究员访谈录[J]
.发展论坛,1998(11):67-68.
被引量:1
2
张炜,邹晓东,陈劲.
基于跨学科的新型大学学术组织模式构造[J]
.科学学研究,2002,20(4):362-366.
被引量:34
3
吴丹青,张菊,赵杭丽,吴光豪.
学科交叉模式及发展条件[J]
.科研管理,2005,26(5):157-160.
被引量:27
4
赵文平,吴敏,王安民.
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的障碍与对策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3):62-66.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赵文平,吴敏.
美国MIT的办学特色与创建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7):165-166.
被引量:11
2
袁祖望.
诺贝尔科学奖获取特点及其启示[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5):8-12.
被引量:7
3
刘仲林 顾建民 等.工程教育基础[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
4
包亚明.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96、200、199、200、201、200、201.
5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交叉资助问题研究组.
学科交叉资助问题研究[J]
.中国基础科学,1999,0(Z1):41-48.
被引量:5
7
赵沁平.
在高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个人表彰暨省区市教育厅(教委)科技处长会议上的讲话[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14(1).
被引量:12
8
王恩华.
大学学科建设——学科发展的动力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23(5):34-37.
被引量:18
9
陶应发,张锦高.
加强科学研究中的多学科交叉联合[J]
.理论月刊,2002(8):57-58.
被引量:11
10
张炜,邹晓东,陈劲.
基于跨学科的新型大学学术组织模式构造[J]
.科学学研究,2002,20(4):362-366.
被引量:34
共引文献
78
1
郭建鹏,张迅,朱晨曦.
中国高等教育学40年学科交叉发展态势——基于知识流动的视角[J]
.高等教育研究,2023,44(7):54-66.
2
高治军,笪可宁,寇福生,周鹏.
高校交叉学科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S1):11-14.
被引量:12
3
赵劲松,叶建平.
大学跨学科科研组织的体制困境与突破[J]
.科研管理,2008,29(S1):17-19.
被引量:17
4
肖彬.
基于蓝海战略的高校跨学科研究推进策略[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52-55.
被引量:5
5
刘华,邢怀滨.
工程类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学科交叉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S1):127-130.
被引量:6
6
马淑艳,赵罡.
导师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作用[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21):32-33.
被引量:3
7
马志刚,曹秋娥,丁中涛.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构建云南大学的核心竞争力[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S2):541-543.
被引量:1
8
王润良,李汉邦.
大学再造:按流程组建结构[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2(4):44-46.
被引量:3
9
李靖华,李冬琴,吴晓波.
我国高校科技竞争力的提升[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16(6):108-114.
被引量:7
10
赵文平,吴敏,王安民.
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的障碍与对策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3):62-66.
被引量:20
同被引文献
30
1
刘健华.
美国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给我们的启示[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3-3.
被引量:8
2
孙玉萍.
全球化时代高校的人才培养[J]
.吉林工学院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23(3):4-6.
被引量:1
3
李兴业.
美英法日高校跨学科教育与人才培养探究[J]
.现代大学教育,2004,20(5):71-75.
被引量:56
4
李丽刚,谢成钢.
MIT跨学科研究探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12):53-57.
被引量:9
5
康旭东,王前,郭东明.
科研团队建设的若干理论问题[J]
.科学学研究,2005,23(2):232-236.
被引量:112
6
陈何芳.
创新大学学术组织结构,提高大学学术生产力[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6):25-28.
被引量:10
7
邓筱蓓.
论跨学科科技整合与创新[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26(6):34-35.
被引量:6
8
陆文明,赵敏祥,蒋来.
高校跨学科科研团队建设研究[J]
.科技成果纵横,2006(2):40-41.
被引量:17
9
陈婵,邹晓东.
跨学科的本质内涵与意义探析[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2):104-107.
被引量:32
10
金薇吟.
高校交叉学科组织模式及其特征[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2(4):127-131.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5
1
程新奎.
大学跨学科组织的主要运行模式及其特征比较[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7(5):25-28.
被引量:13
2
陈琰,徐东风,常珊.
“多学科联合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10(7):49-51.
被引量:11
3
水超,孙智信.
跨学科组织的历史与科学概念[J]
.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9):243-246.
4
陈平,盛亚东.
跨学科团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科技与管理,2011,13(4):51-53.
被引量:8
5
艾志强,徐博.
高校跨学科研究述评[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73-7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4
1
刘杨,黄有萍.
跨学科视角下的高校集群化科研建筑空间组织设计研究[J]
.建筑技艺,2023,29(7):104-107.
2
管晓霞,钟书华.
国内“高校多学科交叉研究管理”研究述评[J]
.科技管理研究,2010,30(2):85-87.
被引量:8
3
陈勇,邹晓东,陈艾华,陈婵,王锋雷,柳宏志.
促进跨学科研究的有效组织模式研究——基于斯坦福大学Bio-x跨学科研究计划的分析及启示[J]
.科学学研究,2010,28(3):346-350.
被引量:25
4
杨连生,文少保.
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运作模式的创新——加州格雷·戴维斯州长科学与创新研究院案例分析[J]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0,25(3):33-39.
5
尹燕.
交叉专业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6):3790-3791.
被引量:1
6
周美丽.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运行及其启示[J]
.教学研究,2011,34(4):6-8.
被引量:5
7
艾志强,高琳.
高校跨学科研究的运行模式和特征[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3):136-139.
8
吴金华,郑桂茹,张月辰.
基于“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北省课题的科研团队分析[J]
.农业科技管理,2012,31(2):92-93.
被引量:1
9
邬备民,俞立平.
对跨学科大学高等研究院评价的几点思考[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2,34(3):519-522.
被引量:1
10
郑利平,安宁,路强,胡学钢.
跨学科教学实践与构想[J]
.计算机教育,2013(1):3-5.
被引量:12
1
庾光蓉.
论高校跨学科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
.软科学,2008,22(6):109-112.
被引量:5
2
刘婷,庞鹤峰,左晶莹.
浅谈设立高校学部制对高校学术权力的提升作用[J]
.中国城市经济,2011(26):180-180.
被引量:5
3
高如民,莫君远.
民办院校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式研究[J]
.青春岁月,2015,0(21):134-134.
4
艾志强,高琳.
高校跨学科研究的运行模式和特征[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3):136-139.
5
艾志强,徐博.
高校跨学科研究述评[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73-75.
被引量:2
6
尹群,刘洋,王云鹏,顾来红.
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建设研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1):6-8.
被引量:3
7
教育文摘[J]
.幼儿教育,1989,0(Z1):76-78.
8
余文斌.
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校教师素质[J]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6,16(4):26-27.
被引量:2
9
程立生.
研究生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刍议[J]
.高等农业教育,2001(1):70-70.
被引量:7
10
陈同银.
学习因自主而快乐 课堂因合作而精彩——谈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2012(7):109-109.
高等农业教育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