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考走向的争鸣与思考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考走向何方,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有人主张废除高考,有人反对废除,主张改革;有人赞成统一高考,有人赞成高校单独招考……笔者认为高考要改不宜废,但改革要考虑国情,要遵循一定原则,要有比较稳定的思路,要有灵活应变的策略和科学的方法。
作者
熊德明
机构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
出处
《理工高教研究》
2006年第6期10-12,共3页
Journal of Technology College Education
关键词
高考
争鸣
科学的方法
主张
改革
高校
分类号
G6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王瑜琨.自主选拔录取:不拘一格选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3—3—19.
2
刘正.招生自主权一放就乱吗——兼对高考改革的一点思考[N].人民政协报,2002-07-25.
3
樊本富.
统一与自主:高考改革之争[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2):102-106.
被引量:14
4
MUCHINSKY, P. M. Personal Selection methods [A].International Review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C]. New York :John Wiley, 1986.
二级参考文献
8
1
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
黄全愈."高考"在美国--旅美教育学专家眼中的中美"高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3.
3
何祚庥.素质教育也应看重考试能力[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03-9-19/2004-2-10.
4
殷陆君.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4.
5
郭松民.高职招生制度不宜取消[N].南方周末,2003-10-23(3).
6
刘海峰.
为什么要坚持统一高考[J]
.上海高教研究,1997,17(5):44-46.
被引量:28
7
刘海峰.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三论坚持统一高考[J]
.高等教育研究,1998,19(2):66-70.
被引量:10
8
刘海峰.
高考改革的教育与社会视角[J]
.高等教育研究,2002,23(5):33-38.
被引量:73
共引文献
13
1
余雅风,姚真.
“双减”背景下家长的教育焦虑及消解路径[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4):39-49.
被引量:84
2
张颐熙,刘娇蕾,汤毅佑.
教育“双减”政策与初中教师角色变化研究——以上海市M区为例[J]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2023(1):154-171.
3
吴振荣.
素质教育的瓶颈:高考制度的局限与改革[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7(3):109-109.
被引量:2
4
李小娟.
浅谈高考制度本质的公平性[J]
.教育与职业,2008(2):167-169.
被引量:1
5
杨辉平,石莺莺.
SAT对我国高考改革的启示[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11(2):82-84.
被引量:1
6
樊本富.
试论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目标和实施策略[J]
.考试研究,2010,6(2):64-72.
被引量:4
7
陶晟.
试论高校自主招考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1(11):13-16.
8
樊本富,韩福山.
关于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调查研究[J]
.教育与考试,2015(6):22-28.
被引量:3
9
黄海龙.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J]
.文教资料,2016(19):140-143.
10
周序.
家庭资本与学业焦虑——试论“双减”政策引发的家长焦虑问题[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7(6):96-106.
被引量:63
同被引文献
8
1
林蕙青.
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现代转型与构建[J]
.教育研究,2005,26(3):31-33.
被引量:9
2
郑若玲.
高考改革必须凸显公平[J]
.教育研究,2005,26(3):36-37.
被引量:43
3
刘芝澄.
对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思考[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05,14(2):84-85.
被引量:2
4
杨智飞.
高考改革与中学素质教育[J]
.江西教育(管理版)(A),2005(7):49-50.
被引量:1
5
徐云鹏.高考改革“皇上不急太监急”?[J/OL].红网,2008-04-19.
6
瞿振元,卢兆彤.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高考改革[J]
.考试研究,2006,2(1):3-10.
被引量:6
7
吴霓.
高考改革是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J]
.湖北招生考试,2006,0(20):11-13.
被引量:1
8
胡东芳.
当代中国高考政策的多元化发展及其完善策略[J]
.教育发展研究,2004,24(4):53-57.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1
1
余会春.
完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关于高考改革与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1):200-203.
1
刘清华.
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与学校教育的关系[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6(5):42-47.
被引量:4
2
29所在京高校可自行单独招考研究生[J]
.中国高教研究,2008(10):59-59.
3
王贤军.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要灵活应变[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5(12):108-108.
4
严文君.
关注和提高课堂教学生成的有效性[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2(5):5-5.
5
赵建勋.
圆锥曲线中参数范围的求解方法[J]
.数理化学习(高三),2009(12):4-6.
6
林清泉.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J]
.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15,0(10):46-47.
7
王永琴.
历史课堂上教师要有灵活应变的智慧[J]
.考试周刊,2012(32):130-130.
被引量:1
8
冯克永.
探析立体几何探索性问题[J]
.中学生数学(高中版),2016,0(4):24-25.
9
胡太霞,王国栋.
如何教学生使用自己身上的“计算器”[J]
.考试周刊,2013(51):81-81.
10
刘学元.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充分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J]
.科学咨询,2006(05X):59-59.
理工高教研究
200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