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教育的新视野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公民道德教育的核心,是公民道德教育关于社会发展的标尺,是公民道德教育关于公民个体精神的导引。
作者
潘建红
机构地区
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出处
《广西党史》
2006年第12期24-25,共2页
基金
武汉社科基金项目<公民道德教育与武汉市市民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培育">(编号200622s004)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八荣八耻”
社会主义荣辱观
公民道德教育
分类号
D64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45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胡锦涛.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J]
.求是,2006(9):3-3.
被引量:335
2
张国臣.
社会公德与构建和谐社会[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3):169-172.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1
1
胡锦涛.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J]
.求是,2006(9):3-3.
被引量:335
共引文献
345
1
胡献忠,尚九宾.
关于加强执政党队伍教育与管理的现实分析[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23(2):69-72.
2
刘鲁萍.
论当代大学生道德观与和谐构筑策略[J]
.科技创新导报,2007,4(34):147-147.
被引量:1
3
宋其湖.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10):203-205.
被引量:1
4
高景林.
党和国家领导人论社会风气[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110-114.
被引量:3
5
李晓红.
试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23(6):114-117.
被引量:2
6
王金豹.
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和谐社会的作用[J]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6(4):19-21.
7
喻琼.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探讨[J]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1(1):64-66.
被引量:1
8
李东阳.
高校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途径研究[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08(8):6-7.
9
杨延冰.
提高文化素质 构建和谐校园[J]
.文教资料,2007(13):8-9.
10
郑立华.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危机与出路[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5):7-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6
1
孙庆平.
责任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当代要求[J]
.绥化学院学报,2005,25(2):118-119.
被引量:4
2
赵文静.
学会负责——道德教育的当下使命[J]
.当代教育科学,2005(18):15-17.
被引量:4
3
吴潜涛.
深刻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和意义[J]
.政策,2006(6):28-30.
被引量:21
4
华启和,高金龙.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学校道德教育[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20):48-49.
被引量:1
5
倪海东.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创新高校德育[N]中国教育报,2006(003).
6
张燕.
责任教育:思想道德修养的基点[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6):37-3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肖国丰,邱洁瑞.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当代大学生责任教育[J]
.现代经济信息,2008(8):100-101.
1
陈维礼.
在新课程中实践“八荣八耻”[J]
.今日教育,2006(04S):6-6.
2
陈敏洁.
过程性评价在英语课堂教学上的重要性[J]
.职业圈,2007(12S):107-108.
被引量:7
3
黄正威.
小课题研究的导引[J]
.小学教学研究,2003(8):21-22.
4
宁本涛.
“素质教育”的价值基础追思[J]
.教育评论,1998(4):31-33.
被引量:5
5
梁志霞.
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时代文学(上半月),2007(4):187-187.
6
石玉琴.
浅谈师德的重要性[J]
.学苑教育,2015,0(24):13-13.
7
单朝阳.
赏识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文学教育,2011(24):59-59.
被引量:2
8
史燕来.
与时俱进:教育督导的本质要求[J]
.吉林教育,2003(9):4-6.
9
丁书林.
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教育技术装备的本质要求[J]
.实验教学与仪器,2013,30(12):3-5.
被引量:1
10
李金江.
历史教学中应强化人格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J]
.中小学电教(下),2011(8):57-57.
广西党史
2006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