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与变迁——简评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
出处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0-228,共9页
Sociological Studies
参考文献16
-
1布迪厄 蒋梓骅译.《实践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
2布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集体精神》,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
3布迪厄 华康德 李猛 李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4页第162页.
-
4布迪厄,帕斯隆.《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邢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a
-
5布迪厄,帕斯隆.《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邢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b
-
6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
7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19、11、48页.
-
8冯客 杨立华 译.《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
9米歇尔.福柯,李猛.反法西斯主义的生活艺术[J].天涯,2000(1):153-155. 被引量:8
-
10福柯.《尼采、谱系学与历史》,苏力,译.李猛,校.http:/www.ideobook.net/105.2004
共引文献73
-
1李建中.反(返)者道之动——古代文论研究的文化人类学视野[J].文学评论,2004(4):30-36. 被引量:5
-
2赵世瑜,孙冰.市镇权力关系与江南社会变迁——以近世浙江湖州双林镇为例[J].近代史研究,2003(2):124-152. 被引量:34
-
3范志海.在建构与演进之间——一个扩展的制度创新分析框架[J].社会科学战线,2005(1):225-229. 被引量:7
-
4黄俊祥.简论《百年孤独》的跨文化风骨[J].国外文学,2002(1):98-103. 被引量:9
-
5张志毅,张庆云.柏拉图以来词义说的新审视[J].中国语文,2000(2):126-136. 被引量:7
-
6王纪潮.楚人思维中的“浪漫”和“理性”问题[J].江汉论坛,2005(5):87-92. 被引量:4
-
7潘泽泉.实践中流动的关系:一种分析视角——以《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5(3):221-227. 被引量:34
-
8郑家建,汪文顶.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再出发[J].文艺理论研究,2005(3):23-32. 被引量:5
-
9谭学纯.语言教育:概念认知和修辞认知[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5):49-54. 被引量:44
-
10赵奎英.从中国古代的宇宙模式看传统叙事结构的空间化倾向[J].文艺研究,2005(10):58-66. 被引量:17
-
1陈心林.历史人类学研究的典范之作——评王明珂新著《羌在汉藏之间》[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4(1):159-160. 被引量:4
-
2王明珂.在文本与情境之间: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反思[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2):1-5. 被引量:10
-
3温春香.历史学的田野——读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09(8):145-148. 被引量:1
-
4张入月.别具一格的民族史边缘研究理论——读王明珂《华夏边缘》[J].文化学刊,2016(8):236-238.
-
5李亦园.族群关系脉络的反思——序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1):136-138. 被引量:13
-
6王宝善.从思想的大解放促进“三服务”水平的大提升[J].办公室业务,2008(10):22-24.
-
7伍婷婷.谁是“中国人”?——评《华夏边缘》[J].西北民族研究,2008(2):169-173. 被引量:1
-
8与人类学家王明珂聊聊偏见和反思 直面自己的情感喜恶,是冲破教条的方法之一[J].人物,2016,0(7):28-29.
-
9王冬虹,林佩琼(指导老师).是谁给了我们甜美的笑容[J].广东第二课堂(中学版),2009(4):33-33.
-
10过耳不忘[J].跨世纪(时文博览),2010(2):3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