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意义学”与中国现代学术语言观的自觉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20世纪30年代初,新批评派理论大师瑞恰慈在清华等校讲授的“意义学”理论在中国引起学术反响。中国学者李安宅编著的《意义学》对“意义学”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希望通过这一理论唤起国人“语言的自觉”。“意义学”研究语言与思想的关系,有益于起步之初的中国现代学术界建设清晰健康的理论环境,促进人们培养科学的思维习惯,对长期忽视语言研究的中国思想界而言,是一种值得借鉴的理论资源。
作者 唐晓丹
出处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4-157,162,共5页 Academic Foru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 1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M].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 2瑞恰慈.《意义底意义》底意义[A].徐葆耕.瑞恰慈:科学与诗[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 3李安宅.意义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 4老子.老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03..
  • 5朱熹.周易本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 6普济.五灯会元[M].北京:中华书局,1984..
  • 7瑞恰慈.意义学·弁言[A].徐葆耕.瑞恰慈:科学与诗[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 8杰弗里·N·利奇.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 9冯友兰.意义学·序言[A].徐葆耕.瑞恰慈:科学与诗[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 10叶公超.Richards,Basic in Teaching:Eastand West[J].清华学报,10(4).

共引文献162

同被引文献59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