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理论视野》
2007年第1期30-31,共2页
Theoretical Horizon
同被引文献16
-
1符庆明.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132-135. 被引量:5
-
2覃启勋.国学三议[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6):124-127. 被引量:7
-
3谌东飚.高校理工科学生传统文化典籍阅读缺位的思考[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1):121-123. 被引量:3
-
4高专诚.“国学热”中谈国学[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2):45-48. 被引量:4
-
5孙培清.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
6舒芜.“国学”质疑[N].文汇报,2006-06-28.
-
7迟克举.大力弘扬国学 科学对待国学[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1-5. 被引量:3
-
8陈杰思.国学方法论[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6):614-618. 被引量:1
-
9王悦欣.让世界倾听汉语之声[J].教育与职业,2008(10):88-89. 被引量:1
-
10袁行霈.国学的当代形态与当代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0):70-74.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10
-
1林移刚,何天云.高校图书馆国学教育途径初探[J].图书馆学刊,2012,34(9):53-56. 被引量:10
-
2范媛媛,桑英军.在高校教育中渗透国学教育的意义和手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5):63-64. 被引量:4
-
3何兰玉.国学在高职校园的传播[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3):89-91. 被引量:1
-
4李红.高职院校开设国学课程的必要性及教学策略[J].辽宁高职学报,2015,17(10):58-60. 被引量:3
-
5王晓煜,陈建军.论朝阳地区基础教育阶段国学教育的实施[J].理论界,2015(11):47-53.
-
6张春梅.高职院校图书馆与国学文化的传承[J].成功,2012(9X):5-6.
-
7董文洋.浅议“国学教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几点启示[J].现代职业教育,2016,0(9):43-43.
-
8吴媛媛.高职院校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和路径[J].时代教育,2017,0(5):13-13. 被引量:1
-
9高艳利.论国学热背景下汉字的继承与弘扬[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22,21(2):58-62.
-
10刘欢,王坤,蔡珍珍,刘兴来.国学教育对提升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效果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6(10X):143-144.
-
1王杰.当前国学热中应注意的几种倾向[J].理论参考,2007(7):42-42.
-
2秦胜利.对企业文化作用的再认识与企业文化创新[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2):30-33. 被引量:2
-
3张景明.现代化与文化遗产的保护[J].文化学刊,2009(1):127-132. 被引量:3
-
4刘满佳.对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思考[J].中国民族,2006(1):51-52. 被引量:2
-
5张俊霞.浅议负面文化现象[J].新西部(下旬·理论),2014(8):2-2.
-
6刘一双.从饮食文化看人的性格——以中、日、韩三国为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S2):110-112. 被引量:9
-
7许江:警惕文化全球化、技术化、娱乐化倾向[J].红旗文稿,2010(6):39-39.
-
8高柏枝.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中国软力量面临的问题和挑战[J].环球人文地理,2014,0(6X):267-267.
-
9金火生.不该多的字与不该少的字[J].新闻三昧,2005,0(11):50-50.
-
10周培清.关于企业并购重组中的文化整合[J].冶金企业文化,2008(4):2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