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柳诒徵与《国风》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国风》是柳诒徵继《学衡》后创办的另一重要刊物,柳诒徵在其中担当了精神领袖的重任,切实主导了《国风》的办刊取向;在民族危亡日甚一日的20世纪30年代,他主张回归传统,发扬本国固有文化,以解救时弊。这既是柳诒徵原有文化保守主张的延续,也是柳诒徵后学衡时期思想动向的一次集中体现。
作者
彭雷霆
谷秀青
机构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出处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09-112,共4页
Journal of Wuh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关键词
柳诒微
《国风》
后学衡时期
分类号
K26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4
1
柳诒徵.发刊辞[J].国风,1932,(1).
2
柳诒徵.孔子管见[J].国风,1932,(3).
3
郭斌龢.孔子与亚里士多德[J].国风,1932,(3).
4
秉志.彻底之觉悟[J].国风,1935,(1).
5
柳诒徵.论非常时期之教育[J].国风,1936,(2).
6
柳诒徵.对于中国文化之管见[J].国风,1934,(7).
7
缪凤林.刘先生论西方文化[J].国风,1932,(9).
8
张其昀.国史与青年[J].国风,1936,(7).
9
卢于道.为树立科学文化告国人书[J].国风,1936,(7).
10
景昌极.孔子的真面目[J].国风,1932,(3).
共引文献
1
1
吴忠良.
柳诒徵与《中国文化史》[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0(6):111-115.
同被引文献
11
1
张旗.
柳诒徵对“以礼为核心之史”的论证[J]
.史学史研究,2004(4):75-78.
被引量:1
2
吴忠良.
南高史地学派与中国史学会[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66.
被引量:2
3
孙文阁.
柳诒徵赴日事迹考[J]
.史学史研究,2005(1):71-74.
被引量:2
4
朱守芬.
柳诒徵和《史学杂志》[J]
.史林,2000(2):72-73.
被引量:2
5
冯天瑜.
史学术语“封建”误植考辨[J]
.学术月刊,2005,37(3):5-21.
被引量:21
6
吴忠良.
南高史地学派引论(上)[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6(5):78-86.
被引量:4
7
王家范.
柳诒徵《国史要义》探津[J]
.史林,2006(6):169-176.
被引量:11
8
冯天瑜.
“封建社会”再认识(专题讨论)——泛化“封建”观有悖马克思的封建论[J]
.学术月刊,2007,39(2):120-124.
被引量:18
9
吴忠良.
缪凤林与中国通史研究[J]
.天府新论,2007(3):123-126.
被引量:2
10
吴忠良,王效良.
陈训慈与民国时期的中国史学会[J]
.浙江社会科学,2007(3):153-15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何刚.
南高史地学派的史学思想——兼及郭沫若古史研究[J]
.郭沫若学刊,2008(4):32-36.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何刚.
学衡派视野中的唯物史观史学[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27(2):82-86.
被引量:1
2
姚正平.
近20年民国史地期刊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武陵学刊,2013,38(3):94-98.
3
范今朝.
“史地学派”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地理学发展中的地位与影响[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6,31(1):5-22.
被引量:10
4
兰晶晶.
近10年来南高史地学派研究的发展与趋向[J]
.海外文摘,2018(19):33-36.
1
陈宝云.
柳诒徵与《学衡》[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5):111-116.
2
彭雷霆.
柳诒徵与《学衡》[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2):103-107.
3
沈卫威.
民族危机与文化认同——从《国风》看中央大学的教授群体[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2):137-142.
被引量:3
4
蒋振民.
少年司马迁背《国风》[J]
.读读写写,2009(2):4-4.
5
胡其柱.
吴宓与《学衡》[J]
.贵州文史丛刊,2002(2):60-63.
6
张致强.
吴宓暮年点滴事——吴宓教授逝世二十周年祭[J]
.鲁迅研究月刊,1997(3):72-76.
被引量:2
7
李健.
由张謇佚札看其对《学衡》及新文化运动的态度[J]
.史学月刊,2005(8):124-125.
被引量:2
8
孙舒凡.
吴宓文化观新探[J]
.前沿,2004(3):143-146.
9
彭雷霆,罗福惠.
人文与科学并重:《国风》抵抗日本侵略的救亡主张[J]
.安徽史学,2007(2):70-77.
被引量:2
10
王春瑜.
李自成:其实我只想做西北王[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09(19):20-22.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