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率增长的规模递增效应与经济结构转变——卡尔多—凡登定律对中国经济适用性的检验
被引量:10
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9-33,共5页
Economic Theory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斯拉法与列昂惕夫体系下技术转变研究"(06CJL018)
参考文献10
-
1N. Kaldor. Causes of the Slow Rate of Economic Growth of the United Kingdom: An Inaugural Lectur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
2J. E. King. Economic Growth in Theory and Practice: A Kaldorian Perspective [M]. Aldershot: Edward Elgar, 1994.
-
3J. McCombie , M. Pugno, B. Soro. Productivity Growth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Essays on Verdoorn' s Law [M]. New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2.
-
4R. E. Rowthorn. What Remains of Kaldor' s Law? [J]. Economic Journal, Vol. 85, 1975: 10-19.
-
5N. Kaldor.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Verdoorn' s law: A Comment on Mr. Rowthorn' s Article [J]. Economic Journal, Vo1.85, 1975: 891-898.
-
6N. Kaldor. Productivity and Growth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 Reply' [J], Economica, New Series, XXXV(140), November, 1986: 385-391.
-
7A. P. Thirlwall. A Plain Man' s Guide to Kaldor' s Growth Laws' [J]. Journal of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 V(3), Spring, 1983: 341-344.
-
8博耶.增长形式规则化[A].于多西,等.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
9布劳格.凯恩斯以后的100位著名经济学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
10杰夫·马德里克.经济为什么增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共引文献7
-
1陆平.工业设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5,25(5):27-28. 被引量:5
-
2师高民.工业设计与经济发展刍议[J].经济经纬,2006,23(5):32-34. 被引量:4
-
3邓向荣,周密,李伟.我国科技创新极化度指数的构造及区域比较[J].财经研究,2007,33(6):67-76. 被引量:15
-
4覃成林,李二玲.中国内地农区产业集群研究——以河南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4):1-6. 被引量:19
-
5姚震宇.特殊的转型与不特殊的增长——对中国经济两个宏观变化的一个评述[J].中国经济问题,2011(2):3-12. 被引量:1
-
6朱晋华.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及《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论文分析[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4(2):58-60.
-
7郑永彪,王雨.中国钧瓷文化产业集群的成因、演化机理与发展战略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46-150.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133
-
1卢荻,黎贵才.生产性效率、工业化和中国经济增长[J].政治经济学报,2019(3):3-18. 被引量:6
-
2熊炜.德国“嵌入式崛起”的路径与困境[J].世界经济与政治,2021(1):106-125. 被引量:25
-
3任保平.法国调节学派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它的借鉴[J].政治经济学季刊,2019,2(4):24-34. 被引量:4
-
4谢富胜.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生产组织及其变迁理论的演进[J].政治经济学评论,2005(1):88-107. 被引量:10
-
5李其庆.关于调节理论[J].国外理论动态,1998(1):30-32. 被引量:5
-
6戴艳娟,泉弘志.基于全劳动生产率的中国各产业生产率的测算[J].财经研究,2014,40(12):89-101. 被引量:19
-
7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39(10):35-44. 被引量:5625
-
8翟辅东,肖曾艳.隐性旅游资源显性化的概念和应用[J].旅游学刊,2004,19(6):60-63. 被引量:17
-
9程大中,陈福炯.中国服务业相对密集度及对其劳动生产率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5,21(2):77-84. 被引量:79
-
10唐正东.法国调节学派的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方法[J].南京社会科学,2003(12):16-21. 被引量:8
引证文献10
-
1雷国雄.凡登定律与中国省域工业增长——基于1979—2004面板数据的验证[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1,24(2):38-44.
-
2郭莹.关于加快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对中国经济三大产业的凡登定律实证检验[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17(6):45-46.
-
3宫旭红,曹云祥.资本深化与制造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基于工资上涨及政府投资的视角[J].经济评论,2014(3):51-63. 被引量:14
-
4王俊杰.以内需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J].当代财经,2014(9):5-17. 被引量:7
-
5杨勇.集聚密度、多样性和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兼对产业聚集理论观点的拓展研究[J].财贸经济,2015,36(2):148-160. 被引量:19
-
6袁富华,张平,刘霞辉,楠玉.增长跨越:经济结构服务化、知识过程和效率模式重塑[J].经济研究,2016,51(10):12-26. 被引量:89
-
7陈晓雪,俞超,张梦琳.基于供给要素生产率水平的苏、浙、粤比较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7(6):260-266.
-
8杨勇.从现实导向到理论导向——我们应该如何做旅游经济学学术研究?[J].旅游导刊,2018,2(1):1-21. 被引量:2
-
9李亚伟.卡尔多-凡登法则的新近争议考察[J].中国经济问题,2021(4):21-34. 被引量:3
-
10刘充,姜力榕.法国调节学派:概念体系、理论演进与启示[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2,13(6):146-17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35
-
1宋晓莹,罗淳,赵春燕.人口老龄化对服务业优化升级的影响——基于结构与效率的双重视角[J].中国人口科学,2021(2):101-113. 被引量:18
-
2张伯超,靳来群.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研发创新积极性的影响——基于制造业服务化率“适度区间”的视角[J].中国经济问题,2020,0(1):74-91. 被引量:19
-
3李竞博,原新.如何再度激活人口红利——从劳动参与率到劳动生产率:人口红利转型的实现路径[J].探索与争鸣,2020(2):131-139. 被引量:20
-
4魏峰.国内劳动生产率研究综述[J].政治经济学报,2024(1):82-106.
-
5高旭辉,肖磊.“韦伯效应”:思想来源与理论分歧[J].政治经济学报,2023(3):70-91.
-
6闫冰倩,冯明.服务业结构性扩张与去工业化问题再审视[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1,38(4):42-62. 被引量:19
-
7杨耀武,张平.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测度与治理[J].经济研究,2021,56(1):26-42. 被引量:306
-
8伏开宝,陈宪.后工业化时期中国服务业生产率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21(3):181-190. 被引量:12
-
9李雪亚,郎丽华,褚婷婷.国内市场需求与我国制造业出口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23个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21(1):147-154. 被引量:11
-
10刘春阳,马洪范.人口红利有条件可持续增长[J].财政研究,2021,37(6):119-129. 被引量:1
-
1杭桂林.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发展方式[J].实践(思想理论版),2009(11):33-33.
-
2殷醒民.制造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转变[J].上海经济研究,1998,10(4):14-18.
-
3郑秋生.解决“三农”问题 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变[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5,28(2):32-33. 被引量:3
-
4魏文慧.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J].商情,2013(38):212-212.
-
57.5万亿,够不够贷?[J].浙商,2010(1):24-24.
-
6河北钢铁集团荣升行业产量“一哥”[J].商务周刊,2010(3):16-16.
-
7袁秀和.统筹城乡发展 破解“三农”难题[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4(8):13-15.
-
8边双燕.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研究——以衡水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2):9777-9778. 被引量:4
-
9陈均荣,卢东明,甘广南,宋申森,张作文.广东工业技术进步机制研究报告[J].科技管理研究,1993,13(6):21-27.
-
10方湖珊.建立我国农业技术进步创新机制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2,24(1):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