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勤工助学与大学生职业指导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校勤工助学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职业指导中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应从人职匹配、发展综合素质、推进创业教育三个方面发挥勤工助学在大学生职业指导中的作用,并结合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实践探讨发挥勤工助学职业指导作用的具体措施。
作者
段徐
祝秀香
应美丹
袁银泉
章燕棋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
出处
《职业教育研究》
2007年第1期91-93,共3页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勤工助学
职业指导
创业教育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1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3
参考文献
4
1
李会欣.
浅谈发展性就业教育[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1):94-95.
被引量:2
2
段徐,祝秀香.
高校勤工助学的创业教育功能探索[J]
.教育与职业,2005(6):24-25.
被引量:28
3
白文龙.
浅论大学生就业指导[J]
.辽宁教育研究,2003(4):38-39.
被引量:19
4
牛京平.
浅谈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J]
.教育发展研究,2002,22(3):77-78.
被引量:30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葛荣晋.
试评儒家生态哲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3-6.
被引量:17
2
王路江主编.大学生就业指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
矫佩民.现代管理学[M].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
4
朱月娥 符瑞文.谈双向选择就业过程中学校教育观念的转变[J].大学生就业,1998,(4).
5
樊富岷,陈启芳,何镜炜.香港高校学生辅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6
"预就业"培养模式即学校和企业双方签订协议,实行校企合作,建立学生实习、就业基地,实施人才的学校、企业双向培养.该模式有助于学生成功就业.
7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人民出版社,1998.
8
方克立,李兰芝.中国哲学名著选读[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
9
(战国)孟轲撰,陈洪海,冉万里.白话孟子[M]三秦出版社,1996.
10
(明)王守仁著,吴光等编.王阳明全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共引文献
71
1
黄燕.
校园准企业背景下的学生勤工助学管理机制探究[J]
.人文之友,2019,0(16):77-77.
2
祝秀香,段徐.
发展“智力型”、“管理型”勤工助学 提高勤工助学含金量[J]
.西北医学教育,2004(S1):19-20.
被引量:5
3
罗晓芳,张旭亮.
高职院校创业导向的勤工俭学教育模式探讨[J]
.教育学术月刊,2007(12):71-72.
被引量:10
4
刘剑.
试论高校后勤勤工助学活动[J]
.消费导刊,2009,0(23):235-235.
被引量:1
5
孙建华.
一般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刍议[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4):60-62.
6
张和仕,张文.
论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指导[J]
.宜春学院学报,2005,27(3):113-117.
被引量:5
7
曾嘉华.
勤工助学与大学生素质培养的探讨[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4):414-417.
被引量:10
8
杨雪荣,尹映霞.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B09):363-365.
9
王为.
论新时期大学生勤工助学管理机制建设[J]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4):118-119.
被引量:10
10
李美珠.
高校图书馆学生义务馆员管理探索[J]
.情报探索,2006(4):74-75.
被引量:26
同被引文献
19
1
宋玉星.
高校图书馆学生义务馆员管理[J]
.济宁学院学报,2007,28(6):111-112.
被引量:10
2
罗晓芳,张旭亮.
高职院校创业导向的勤工俭学教育模式探讨[J]
.教育学术月刊,2007(12):71-72.
被引量:10
3
段徐,祝秀香.
高校勤工助学的创业教育功能探索[J]
.教育与职业,2005(6):24-25.
被引量:28
4
褚惠萍.
高校贫困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5(32):10-11.
被引量:61
5
周海蓉.
高校勤工助学应从体力型转向智力型[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199-201.
被引量:20
6
关勇.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几点思考[J]
.山东电大学报,2006(1):42-43.
被引量:17
7
赖燕萍.
大学生勤工助学与育人功能探讨[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06-107.
被引量:13
8
赵阳.
高校勤工助学的就业推进功能探索[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6):75-76.
被引量:8
9
花军,张晓燕,胡海青.
高校贫困生就业中的弱势分析与对策探讨[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16(5):68-70.
被引量:28
10
罗晓芳.
基于勤工俭学与创业分析的高职教改模式探讨[J]
.职教论坛,2008,24(2):14-1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5
1
陈秋余.
浅谈高校贫困生的就业指导工作[J]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9):20-21.
被引量:6
2
张建,陈书,周萍.
如何加强高校贫困学生的就业指导[J]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5(1):69-71.
被引量:1
3
吴江梅.
注重利用高校图书馆潜在的人力资源[J]
.中国电力教育,2010(4):178-179.
被引量:1
4
姚圣梅,肖莉.
创业型勤工助学资助模式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青年探索,2010(4):93-96.
被引量:22
5
韦宏思.
丰富载体 多渠道开展职业指导工作——高校学生职业指导实践及若干经验[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6):150-15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33
1
李家华,胡欧.
青年创新人才培养的定位、障碍和路径[J]
.青年探索,2011(1):10-14.
被引量:19
2
韩顺玉,张南哲.
浅谈地方普通高校贫困生就业指导工作[J]
.科技信息,2011(36).
3
邵莉娟,邓文华.
馆学结合实践平台的构建研究[J]
.图书与情报,2011(6):124-125.
4
田蕙.
试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工作[J]
.新校园(中旬刊),2012(4):17-18.
5
蒋燕.
以学生成才为导向的高校职业指导探析[J]
.继续教育研究,2012(10):102-105.
被引量:3
6
潘美英.
高校贫困生就业帮扶工作实证分析[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11):237-238.
7
洪钦赐.
探析新形势下高校贫困生的就业问题及解决对策[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2(2):132-133.
被引量:3
8
张立民,李恩广,李宏宇.
高校创业型勤工助学模式研究[J]
.科教导刊,2013(13):228-228.
被引量:2
9
王少杰,贾立军,刘炳光.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勤工助学的调查与探索[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24(4):42-44.
被引量:1
10
陈洋.
通过开展品牌创业型勤工助学项目 探索我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新模式[J]
.课程教育研究,2014(13):22-23.
被引量:3
1
周翠林.
关于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若干思考[J]
.江苏高教,1997(4):38-40.
被引量:7
2
迟宏罡,邹颖.
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1):25-26.
被引量:3
3
熊花,罗二平.
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新思考[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2,17(4):12-14.
被引量:4
4
袁艳红.
高校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探析[J]
.文教资料,2016(9):88-89.
5
薛浩.
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育人功能[J]
.江苏高教,2004(2):113-114.
被引量:35
6
吴喜涛.
浅析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育人功能及发展思路[J]
.现代企业教育,2007(09X):184-185.
被引量:1
7
柯鸿芳.
浅谈勤工助学工作——以闽江学院为例[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4(1):46-47.
8
唐旭.
新形势下如何搞好高校勤工助学工作[J]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1998,7(2):182-185.
9
杨志刚.
浅议高校勤工助学工作[J]
.成功,2008(8):6-7.
被引量:1
10
孙丽.
对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理论研究[J]
.现代交际,2009(12):153-153.
被引量:2
职业教育研究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