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克思哲学终结观视域下的现代性批判话语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追问马克思哲学终结观的意蕴及其终结哲学的内在动力,考察了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所表现的哲学批判、政治批判和实践批判三个层面,论述了马克思的哲学终结观与现代性批判话语的内在关联及其对解读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启示意义。
作者
黄浩
机构地区
华南农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96,共6页
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
关键词
哲学终结观
现代性批判
哲学批判
政治批判
实践批判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2492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2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525-527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59页.
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68、567页.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61-162页.
6
张汝伦.
马克思的哲学观和“哲学的终结”[J]
.中国社会科学,2003(4):44-54.
被引量:46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3-86、284-285页.
8
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M].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1、25页.
9
何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性问题[J]
.江汉论坛,2002(2):5-8.
被引量:12
10
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上卷,林骧华、徐和瑾、陈伟丰等译,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
二级参考文献
5
1
张汝伦.
海德格尔:在哲学和政治之间[J]
.开放时代,1998(6):92-102.
被引量:4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59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3-86、284-285页.
4
[意]安·拉布里奥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7、136页.
5
[苏]马克思 著,贺麟.博士论文[M]人民出版社,1962.
共引文献
2492
1
屈永华.
宪政视野中的清末报刊与报律[J]
.法学评论,2004,22(4):115-121.
被引量:4
2
张世保.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之间的互动──以现代性为中心的考察[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4):87-92.
被引量:1
3
许斗斗.
社会:人与自然相互生成意义上的统一体——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社会”理论的解读[J]
.学术研究,2004(7):58-63.
被引量:6
4
涂亚峰.
三十年来武汉大学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8(1):311-319.
5
张奎良.
三维境界的合一:马克思言说的共产主义[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33-39.
被引量:15
6
于桂芝.
劳动和休闲的哲学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再认识[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235-237.
被引量:7
7
顾智明.
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眼光”[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3):23-27.
8
赖金良.
实然之“人”与应然之“人”——关于“人”的概念的语用语义分析[J]
.人文杂志,2004(4):16-23.
被引量:4
9
刘日明.
马克思的法哲学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
.人文杂志,2004(4):38-44.
被引量:1
10
马长山.
法律的“人本精神”与依法治理[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10(4):35-42.
被引量:22
同被引文献
15
1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
2
伊曼努尔·华勒斯坦.自由主义的终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
卡尔·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4
雅克·德里达,何一,译.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1.
5
黑格尔.逻辑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
6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7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4.
8
吴晓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全部形而上学的终结[J].江苏社会科学,2000,(6):47-53.
9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489.
10
Karl Marx, Friedrieh Engels..Manifest der Kom- munistischen Partei [ M ]. Peking:Vertag Far Fremdsprachige Literatur, 1970 .. 58 - 59.
引证文献
1
1
黄浩.
马克思哲学终结观的内涵[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2(3):293-29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刘晓萍.
“感性”之美:马克思语言观与翻译美学[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7,24(4):67-72.
2
黄浩.
社会主义的主导逻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J]
.社会主义研究,2018,0(1):47-53.
被引量:2
1
黄浩.
马克思哲学终结观的内涵[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2(3):293-298.
被引量:2
2
徐长福.
恩格斯“哲学终结”观的若干比较与分析[J]
.学习与探索,2003(1):17-22.
被引量:2
3
李志江.
哲学终结于无知──评罗蒂的哲学终结观[J]
.河北学刊,1999,19(2):41-46.
4
王善平.
哲学的使命:思入中国人的存在[J]
.学术研究,2003(2):33-36.
5
程志敏.
哲学“终结论”批判[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0(3):46-50.
被引量:2
6
方文.
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终结哲学——兼与孙亮博士商榷[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1,27(2):23-27.
被引量:1
7
潘惠香.
从“哲学”到“实证科学”:马克思研究立场转变的当代启示[J]
.江西社会科学,2011,31(11):48-51.
被引量:3
8
陈学明.
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哲学——论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所给予我们的启示[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8(5):19-26.
被引量:9
9
敦鹏,戎军涛.
“漫话哲学”:无界的运思之路[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2):53-56.
被引量:1
10
李兵.
人的解放:哲学的真实使命[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3-9.
被引量:2
东南学术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