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技术与社会:必要的张力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建构论各有其理论意义,但也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技术与社会之间不是简单的谁决定谁的关系,而是矛盾冲突与互动共进的关系。技术的伦理评价与现实发展之间必须保持必要的张力:一方面要对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社会副作用、伦理冲突保持必要的警醒,另一方面要为有争议的新技术发展保留适度空间。
作者 李宏伟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64,共6页 Jiang-huai Tribune
基金 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STS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TS06007)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银桂"计划项目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Paul T. Durbin: "Toward a Social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Research in Philosophy & Technology, Vol. 1, 1978. 84.
  • 2Jacques Ellul: The Technology Society,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64. 274. 133. 133-134. 141. 274.
  • 3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48页.
  • 4Philip Brey: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Meets Social Constructivism", Society for Philosophy & Technology, vol. 2, no. 3-4.
  • 5刘珺珺.《科学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88页.
  • 6彼德·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毛怡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39、12页.
  • 7在此设有一问,为了理解海德格尔思想的政治意蕴,人们就一定先求助于海德格尔在30年代所作出的那些令人难堪的公开言论吗?在《存在与时间》27节中,海德格尔相当于将人描述为"本性上的政治动物".此外,海德格尔哲学的"信仰"性质表明,在个人尚未以明确的信仰作为自己有所行事的最终依据之前,个人以常人的习俗、法则、学说等作为自己有所行事的依据.常人正是直接地以这些能够被概括为一些有所肯定和否定的论断为依据而有所行事.依据信仰的生存则与上述常人的生存样态相反,它恰恰要透过各种论断去追问关涉此在之存在的信仰,这其实正是从各种常人的说法中摆脱出来,而回归"本真性存在"的"决断".这样的"决断"就是有"不得不"及其"形式化"的特点,也因此遭到听海德格尔演说的人的讥评"我决断了,只是我根本不知道为何而决断."阿尔弗莱德@鲍姆勒在《男人同盟与学术》中把海德格尔的决断精神通俗化.他认为,行动并不意味着赞成什么的决断,它仅仅表示根据"命运注定的使命""投入某种方向".马尔库塞评论道,人们因为知道自己的需要而为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做出的决断是"次要的".这暴露出对"存在的历史性的再三强调,而显现出它自己的空虚".参见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马尔库塞文集》李小兵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第398-303页.
  • 8朱葆伟.科学技术伦理:公正和责任[J].哲学动态,2000(10):9-11. 被引量:35
  • 9W.C.丹皮尔.《科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67页.
  • 10陈凡.试论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整合[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12(6):17-24.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4

共引文献15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