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D-二聚体对DIC前状态的研究应用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D─二聚体(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降解产物,在确诊DIC时具有重要意义 ̄(1)。本文对47例临床病例进行BPC、PT、TT、3P、Fbg和D─二聚体检测。当患者其它指标未有变化或变化不明显,仅有D─二聚体浓度的升高(>0.5mg/L)时,进行跟踪检查,发现D─二聚体对及早诊断DIC有重要价值,是DIC前状态的确诊指标。
作者
张辉
王永才
刘凤梅
赵成艳
何晓琳
出处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4期290-292,共3页
Journal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关键词
D-二聚体
DIC前状态
检测
分类号
R446.1 [医药卫生—诊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2
1
王永才,姜凤,高霞,卢艳青,耿建芳,谢红,房桂荣.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各项检测指标与分期变化关系的研究[J]
.中华血液学杂志,1994,15(9):487-487.
被引量:6
2
何晓彤,唐世超.
D-二聚体在血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2,15(4):213-214.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13
1
王衍晶,高霞,白洪涛,赵成艳.
纤溶指标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价值[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9,31(1):92-94.
被引量:5
2
刘丽,穆红,肖萍.
肝移植中血栓与止血指标变化分析[J]
.血栓与止血学,1999,6(2):63-65.
被引量:1
3
谭玉洁,黄铁生.
219例不同疾病D-二聚体的检测[J]
.贵阳医学院学报,1996,21(3):180-182.
被引量:3
4
万楚成,郭仁慈.
急性白血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36例临床分析[J]
.临床医学,1996,16(11):4-5.
5
江亚文,邱建,刘兰平.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纤维蛋白二聚体变化及溶栓治疗对其影响的观察[J]
.医师进修杂志,1996,19(9):24-25.
被引量:1
6
马付坚.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分析[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6,18(1):17-19.
7
臧晏.
DIC的诊断问题[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7,12(5):261-262.
被引量:3
8
程津新,崔让庄,毛用敏,陈倩,赵燕行.
冠心病病人血浆纤溶成分与血脂水平评价[J]
.天津医药,1999,27(7):393-395.
被引量:2
9
廖小平.
栓溶二聚体在脑梗塞中的诊断价值[J]
.海南医学,2000,11(2):9-9.
10
郝青林,张力燕,张剑青,王家翠.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J]
.昆明医学院学报,2001,22(1):67-68.
同被引文献
10
1
王永才,姜凤,高霞,卢艳青,耿建芳,谢红,房桂荣.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各项检测指标与分期变化关系的研究[J]
.中华血液学杂志,1994,15(9):487-487.
被引量:6
2
王鸿利,宋善俊.
分子标志物在诊断血栓前状态的意义[J]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5,18(2):68-72.
被引量:67
3
熊丽丽,魏文宁.
抗凝血酶活性检测在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的意义[J]
.血栓与止血学,2006,12(2):61-63.
被引量:7
4
郦卫星,吴茅,刘建栋.
常规凝血纤溶实验指标在DIC诊断中的应用[J]
.临床检验杂志,2007,25(3):225-226.
被引量:14
5
王学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DIC前状态诊断[J].国外医学输血与血液分册,1992,8(15):208-208.
6
刘开琴,李智山,张勤,任瑞平,钟万芬,魏文宁.
凝血-抗凝、纤溶功能联合检测的应用与临床意义[J]
.血栓与止血学,2007,13(4):173-175.
被引量:4
7
庄昱洲,王学文,应江山.
血液恶性疾病患者D-二聚体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
.天津医药,1997,25(12):720-723.
被引量:5
8
王学文,王振义.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DIC前状态的诊断[J]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2,15(4):208-212.
被引量:14
9
李君君,陈方平,颜家运,余海仁,颜向军.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的实验研究[J]
.临床血液学杂志,2003,16(2):82-84.
被引量:19
10
颜存粮,彭黎明.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实验诊断的系统评价[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11):686-690.
被引量:44
引证文献
3
1
王衍晶,高霞,白洪涛,赵成艳.
纤溶指标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价值[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9,31(1):92-94.
被引量:5
2
姜岩,郭世美,葛晋源,郭玉琳,张鲁勤.
D-Ⅱ聚体阳性在DIC诊治中的意义[J]
.陕西医学杂志,1999,28(2):82-83.
3
姜岩,郭士美,葛晋源,郭玉琳,郭忠强.
D-二聚体阳性在DIC诊治中的意义[J]
.临床医学,1999,19(3):22-2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7
1
万楚成,夏云金,刘瑜,张霞,章正华.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出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
.血栓与止血学,2005,11(4):162-165.
被引量:8
2
万楚成,夏云金,章正华,刘瑜,张霞,舒卫东.
止凝血分子标志物在急性白血病合并DIC中的意义[J]
.临床内科杂志,2007,24(8):549-551.
被引量:5
3
符晓阳,袁记,李汉智.
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术前后凝血状态的检测研究[J]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2(4):474-476.
被引量:1
4
段红福,荣春蕾,张文峰,崔瑛.
复合因素造模法建立血热出血大鼠模型及初步评价[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259-263.
被引量:10
5
吉薇,沈连军.
浅析血浆FDP、FM、D-二聚体的含量在DIC诊断中的价值[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6,34(5):630-631.
被引量:5
6
谢敬雄,范培芝,张超杰.
乳腺癌化疗前后凝血功能及血脂变化的临床观察[J]
.医学与哲学(B),2016,37(11):33-35.
被引量:6
7
李娴,卫向龙,秦卫卫.
生地炭对外感热毒出血模型大鼠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3):534-537.
被引量:4
1
林伟琦.
206例血浆D—二聚体测定结果分析[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2,8(11B):31-32.
2
方美玉.
可疑DIC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3P试验测定的比较[J]
.浙江临床医学,2004,6(10):922-922.
被引量:1
3
邹纯玲.
临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腹痛患儿的彩超诊断研究[J]
.现代养生,2014,0(6):49-49.
4
黄彩芝,莫丽亚,张聪,李爱国,邓永超.
纤维蛋白相关标志物对重症肺炎患儿DIC前状态的诊断价值[J]
.临床儿科杂志,2016,35(8):566-569.
被引量:10
5
郑雪华.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干预[J]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1,9(1):45-46.
被引量:1
6
倪燕玲.
超声诊断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外医疗,2009,28(33):153-153.
7
王敏敏,卢忠,谢琦.
血浆D-二聚体测定临床意义[J]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1):1515-1516.
被引量:15
8
刘蔼如,李家增.
交联纤维蛋白及其降解产物[J]
.中华血液学杂志,1993,14(10):545-546.
被引量:18
9
梁明.
D-二聚体的检测和临床应用[J]
.内蒙古中医药,2009,28(11X):63-64.
10
吕程,廖启洪.
血浆D-二聚体的临床应用[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8,29(7):666-667.
被引量:5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199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