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城镇化与中国乡村社会转型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乡村城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城镇化道路,与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民知识化相结合,可以大大促进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乡村社会生活,奠定中国乡村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作者
李朝军闻
丽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历史系
出处
《兰州学刊》
2007年第1期103-105,共3页
关键词
城镇化
乡村社会
转型
分类号
C912.82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89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7
参考文献
2
1
罗宗美,郑庆昌.
构筑农村发展新平台:产业化,城镇化,文明化[J]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1):15-19.
被引量:2
2
蒋励,张信源.
乡村城镇化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J]
.农业现代化研究,1995,16(2):96-99.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4
1
党国印.
中国农村社会权威结构变化与农村稳定[J]
.中国农村观察,1997(5):3-11.
被引量:32
2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N].人民日报,1998—10—15
3
顾昕译.从传统人到现代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340~341.
4
关锐捷.
大中型工商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与思考[J]
.战略与管理,1997(4):96-102.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5
1
税伟,陈烈,任杰,王山河.
我国乡村城市化道路的起源和演变[J]
.商业研究,2005(23):1-5.
被引量:3
2
曹利平.
城镇化与中国乡村社会的转型[J]
.理论界,2006(8):27-28.
被引量:5
3
段娟,文余源,鲁奇.
近十五年国内外城乡互动发展研究述评[J]
.地理科学进展,2006,25(4):118-128.
被引量:62
4
吴杨,丁家云,杜志雄.
基于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统筹城乡发展战略[J]
.管理学报,2012,9(3):376-379.
被引量:25
5
孟凯.
小城镇旅游房地产开发市场定位初探[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2,33(3):78-9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89
1
周玉刚.
加强乡村公路建管 积极投入新农村建设[J]
.四川农机,2007(1).
被引量:2
2
王国胜.
论传统乡村社会文化变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农业考古,2006(3):128-129.
被引量:12
3
潘永强.
我国乡村城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4,2(4):110-112.
被引量:2
4
林澎.
对苏锡常乡村地区空间发展的思考[J]
.现代城市研究,1999,14(5):7-10.
被引量:4
5
汪涛.
转型中的苏南小城镇社会空间演化初探[J]
.现代城市研究,1999,14(4):19-21.
被引量:6
6
周大鸣,郭正林.
论中国乡村都市化[J]
.社会科学战线,1996(5):100-108.
被引量:49
7
丁志铭.
农村社区空间变迁研究[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23-28.
被引量:21
8
李辉,杨朝继.
论乡村旅游与西部城镇化[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30-35.
被引量:6
9
艾大宾,马晓玲.
中国乡村社会空间的形成与演化[J]
.人文地理,2004,19(5):55-59.
被引量:34
10
马晓冬,马荣华,徐建刚.
基于ESDA-GIS的城镇群体空间结构[J]
.地理学报,2004,59(6):1048-1057.
被引量:204
引证文献
6
1
陈萍,王宁.
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社会的变迁——汤阴县宜沟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初探[J]
.知识经济,2008(8):46-46.
2
李建春.
西部地区乡村道路建设问题探讨[J]
.广西社会科学,2008(7):175-177.
被引量:1
3
陈晓华.
我国乡村转型的地理学研究——概念、背景、理论与内容[J]
.池州学院学报,2012,26(6):34-38.
被引量:4
4
赵彤,马晓冬,周玉玉.
江苏省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区域分异[J]
.经济地理,2014,34(1):128-132.
被引量:16
5
刘又堂.
桂西乡村旅游开发与农村城镇化互动研究[J]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5,20(1):32-37.
被引量:3
6
吴九兴,赵洁.
安徽省乡村转型度及其区域格局分异特征[J]
.湖北农业科学,2017,56(13):2548-255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高大勇.
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中国科技博览,2010(27):228-228.
2
朱彬,张小林,尹旭.
江苏省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空间格局分析[J]
.经济地理,2015,35(3):138-144.
被引量:111
3
伍朝辉.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百色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5,36(20):27-28.
4
赵可满,马晓冬.
江苏省农村社会发展的县域差异分析[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34(6):155-159.
被引量:2
5
曹志文,吴志远.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空间计量分析[J]
.新疆农垦经济,2015(12):11-17.
6
匡春芬.
我国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6(17):236-237.
被引量:1
7
马晓冬,孙晓欣.
2000年以来江苏省农业转型发展的时空演变及问题区识别——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J]
.经济地理,2016,36(7):132-138.
被引量:23
8
陈治,王俊馨.
我国经济转型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研究[J]
.东岳论丛,2017,38(4):116-127.
被引量:1
9
蒋建军.
城乡融合视野下的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基于浙江省建德市的实践与思考[J]
.科技经济市场,2017(4):70-74.
10
袁芳,朱志玲,吴强强,李娜,夏思友.
宁夏县域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分析[J]
.宁夏工程技术,2017,16(3):268-273.
被引量:1
1
梁兴英,鹿春芳.
农民知识化是农村小康建设的必然选择[J]
.理论前沿,2006(5):27-28.
被引量:3
2
周正三.
论山东的城镇化道路与农村发展[J]
.社会学研究,1990(3):38-38.
3
崔林.
城镇人口问题会议在北戴河召开[J]
.人口研究,1986,10(6):50-50.
4
貊琦,王天义.
中国人口城镇化的道路选择[J]
.西北人口,1987,8(4):41-43.
5
王格芳.
推进城镇化要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良性互动[J]
.理论动态,2008(18):33-40.
6
田雨.
新农村建设中青年农民素质状况研究[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2):145-148.
被引量:3
7
熊花,陈世伟,董政丰.
浅论我国“农民知识化”政策演进、演进逻辑及发展方向[J]
.新余学院学报,2013,18(3):7-9.
8
徐大伟.
以城市为中心的乡村城镇化的空间模式探讨[J]
.江淮论坛,1986(2):19-23.
被引量:1
9
师武军.
提高天津城市化水平的路径选择[J]
.城市,2005(1):26-28.
10
许经勇.
农民工市民化是当前我国城镇化的重要任务[J]
.湖湘论坛,2011,24(3):79-84.
被引量:17
兰州学刊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