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深层原因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而低效率的劳动生产率与农业劳动力大量过剩紧密相关。因此,控制农业劳动力的增长速度、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成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环节。所以,深入分析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与制约因素,并研究制定有效的转移对策,就显得极为重要。
作者
王梅花
机构地区
山东财政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8-150,共3页
Commercial Research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劳动力转移
农业产业化
社会保障
分类号
F304.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90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4
1
段平利.
解决“三农”问题才能构建和谐社会[J]
.中国市场,2005,0(28):98-99.
被引量:2
2
丁利国.
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J]
.经济师,2003(11):69-70.
被引量:6
3
樊小钢.
土地的保障功能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J]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3(4):8-12.
被引量:82
4
兰澄世,王爱华.
浅谈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4(4):11-14.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5
1
张晓山.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A].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C].,2003(4)..
2
郑功成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
宋晓梧主笔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与发展报告[M].
5
张红宇.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政治意义与经济绩效[J]
.复印报刊资料(体制改革),2003(1):82-96.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90
1
程峰,殷国辉.
近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综述[J]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1):33-35.
被引量:7
2
汤燕.
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思考[J]
.宿州学院学报,2005,20(1):45-47.
被引量:1
3
樊小钢.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模式探讨[J]
.浙江社会科学,2004(4):106-109.
被引量:23
4
柳建平,闫然.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及改革研究——基于对“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思考[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12,28(3):20-26.
被引量:1
5
刘效龙.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障碍与建议[J]
.经济经纬,2004,21(4):107-109.
被引量:2
6
李宏,单学勇.
农村养老保障:从“家庭”到“社会”[J]
.经济与管理,2004,18(9):10-14.
被引量:16
7
王克强.
土地对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效用的实证研究——上海市农民土地决策行为的生存伦理分析[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4,6(6):10-17.
被引量:14
8
钱忠好.
土地征用:均衡与非均衡——对现行中国土地征用制度的经济分析[J]
.管理世界,2004,20(12):50-59.
被引量:143
9
刘广明.
试论土地保障功能的法律制度完善——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谈起[J]
.兰州学刊,2004(6):200-203.
被引量:7
10
汪杨,陈嘉欢.
KTV风云再起[J]
.上海经济,2005(1):19-21.
同被引文献
13
1
程建平.
中国与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比较研究[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3):32-35.
被引量:12
2
韩俊.
棋子 边缘人 产业工人[J]
.农业经济问题,2004,25(8):37-41.
被引量:17
3
赵慧卿,周国富.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分析——农户劳动时间分配决策过程[J]
.统计研究,2006,23(4):20-23.
被引量:19
4
赵俭,陆杰华.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转移的路径选择分析[J]
.经济问题,2006(8):56-57.
被引量:8
5
温家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N].人民日报,2009-1-5.
6
马国湘.教育论坛:高职院校应成为创业教育突破口[N].中国教育报,2009-03-16.
7
张平飞,杨绍安.
对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25):139-141.
被引量:3
8
[美]菲利普·库姆斯著,赵宝恒等译.世界教育危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87.
9
刘建峰.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路[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674-677.
被引量:4
10
连建华.
论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及发展策略[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635-11635.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5
1
赖文燕.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
.企业家天地,2008,0(11):9-10.
2
任贵苓.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J]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10(1):65-68.
被引量:4
3
黄必义,李立新.
漳州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1):37-38.
4
曾丽.
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问题研究[J]
.继续教育研究,2010(1):67-69.
被引量:9
5
涂宏刚.
湖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初探[J]
.经营管理者,2011(2X):109-10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李蓬.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的分析与思考[J]
.乡镇经济,2008,24(11):8-11.
被引量:2
2
黄必义,李立新.
漳州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1):37-38.
3
范安平,张挚.
“都市圈”发展与农村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启示[J]
.继续教育研究,2010(8):34-35.
被引量:4
4
何玉霞.
论社会转型期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J]
.职教论坛,2010,26(15):35-36.
被引量:6
5
何跃飞,刘羽平.
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J]
.职教论坛,2011,27(5):13-14.
被引量:7
6
乔聚玲.
农村人力资源流动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
.兰州学刊,2012(2):83-87.
被引量:1
7
房风文.
近十年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现状及思考[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8(36):67-72.
被引量:5
8
黎瑛,邓娟.
江西面向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职教论坛,2013,29(14):13-14.
被引量:2
9
刘烨,曾小明,李霁虹,高佳薇.
湖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经济视角(下),2013(7):102-103.
被引量:2
10
陈慧仙.
职业教育促进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5(9):190-191.
被引量:2
1
温平.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分析[J]
.中国商界,2009,0(8X):171-172.
2
张晨洪.
浅谈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J]
.民营科技,2007(3):51-51.
3
徐文.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8,24(5):69-71.
被引量:4
4
李炳毅,孙定东.
试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义、问题和对策[J]
.科学.经济.社会,1996,14(4):22-24.
被引量:2
5
唐建民,高园.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策研究[J]
.企业导报,2009(6):121-122.
被引量:3
6
祝荣亮,林孟涛.
关于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的思考[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995,13(1):49-53.
7
张永平.
未来10年内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状况分析与转移对策[J]
.河北学刊,1999,19(6):22-25.
被引量:4
8
魏建华.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J]
.农场经济管理,2007(2):13-15.
被引量:5
9
蒋宝泉,尉海东.
临沂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及转移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2(9):377-378.
被引量:1
10
刘芳鸣.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对策——以濮阳市为例[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1,0(7):200-201.
商业研究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