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一从二令三人木”小议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历来对“一从二令三人木”的解释都无法让人满意,究其原因,或是断章取义,或是不求甚解,或是死拆字谜……总而言之,至今无一种解释能成为定论,本文对一些影响较大或被很多人接受的解释做了分析与思考,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看法,并做出新的解释。
作者
张亮
机构地区
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33-345,共13页
Studies o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关键词
“一从二令三人木”
王熙凤
贾琏
冷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5
1
王志尧,仝海天.《红楼梦精解》,河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1月第1版,108—118页.
2
高阳.《曹雪芹对<红楼梦>的最后构想》,载于郭豫适编.《红楼梦研究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4月第1版,817-819页.
3
任少东.《“一从二令三人木”管见》[J].大庆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7-35.
4
吴少平.
“一从二令三人木”析[J]
.红楼梦学刊,1990(1):279-289.
被引量:9
5
周策纵.《论关于凤姐的‘一从二令三人木’》[J].海外论坛,1961,.
二级参考文献
1
1
唐润一.
哑谜难猜——“一从二令三人木”试解[J]
.红楼梦学刊,1981(4):213-221.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8
1
乔翔.
“一从二令三人木”摭谈[J]
.消费导刊,2009,0(2):222-223.
2
严安政.
也议“一从二令三人木”[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3(3):78-81.
3
倪志顺.
试论《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形象[J]
.文学教育,2010(17):85-87.
被引量:1
4
王志尧.
末世凡鸟绚丽多态的四维人生表征——王熙凤判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臆解[J]
.铜仁学院学报,2013,15(6):36-44.
5
郑梧桐.
《红楼梦》人物演绎:王熙凤索隐[J]
.学习与实践,2016(7):131-140.
被引量:1
6
王庆云.
二百年来《红楼梦》“一从二令三人木”众解平论[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73-78.
被引量:3
7
元伟.
红海遗珠:浦江清先生的《红楼梦》研究[J]
.红楼梦学刊,2019(2):165-184.
被引量:1
8
李国进.
从《老子》看王熙凤与曹操的赤子情怀[J]
.青年文学家,2015,0(2Z):46-46.
同被引文献
13
1
查明建,田雨.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
.中国翻译,2003,24(1):21-26.
被引量:1459
2
吴少平.
“一从二令三人木”析[J]
.红楼梦学刊,1990(1):279-289.
被引量:9
3
刘福勤.
王熙凤判词里的闷葫芦[J]
.明清小说研究,2004(3):80-94.
被引量:2
4
纪永贵.
综观王熙凤判词“一从二令三人木”解读史[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7,27(4):53-59.
被引量:7
5
俞平伯.俞平伯说红楼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6
胡适.红楼梦研究参考资料选辑:第一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7
任少东.“一从二令三人木”管见.大庆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27-35.
8
梁归智.石头记探佚[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
9
(宋)宋元人,.四书五经[M]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
10
李永田整理,王士超注释.红楼梦诗词鉴赏[M]. 北京出版社, 2004
引证文献
4
1
严安政.
也议“一从二令三人木”[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3(3):78-81.
2
李正学.
王熙凤“一从”的本文诠释[J]
.济宁学院学报,2013,34(4):26-29.
3
马风华.
译者主体性与古典诗歌修辞翻译——以《红楼梦·金陵判词》四种英译为例[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4(6):150-152.
被引量:3
4
李鑫.
性格的写照 命运的谶语——“一从二令三人木”新解[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0(4):149-15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宋一然.
跨文化视角下《红楼梦》金陵判词的英译研究[J]
.黑河学院学报,2017,8(4):205-206.
2
董梅,彭超超,刘彩丽.
信息化技术在古典诗歌修辞格的处理及翻译策略中的应用[J]
.信息记录材料,2019,20(11):116-117.
3
许耀文.
文化转向视域下《红楼梦》判词中析字与双关语的翻译[J]
.现代英语,2023(16):72-75.
1
陈健,周莲.
论王熙凤的孝[J]
.南方论刊,2006(9):60-62.
被引量:2
2
龚维政.
邢夫人与王熙凤的矛盾——兼论王熙凤的结局[J]
.文学教育,2009(14):15-16.
3
斜阳不暮.
“二桃”与“三士”[J]
.中国储运,2014(2):90-91.
4
陈欣雨,蔡方鹿.
李贽经学思想发微[J]
.齐鲁学刊,2009(2):19-23.
被引量:3
5
江怡.
遭遇理性,遭遇戴维森[J]
.世界哲学,2003(6):11-13.
6
东山.
推荐《唯美》[J]
.全国新书目,2000,0(11):15-15.
7
郝春新.
打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人际关系平台--思维方式换位的哲学思考[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3-34.
8
杜文中,张晓宁.
把心理咨询纳入思想教育的分析与思考[J]
.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4):13-14.
被引量:1
9
张磊.
一分为二看凤姐[J]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05(11):23-23.
10
唐宝民.
沉着是一种智慧[J]
.南国博览,2014(2):32-32.
红楼梦学刊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