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闹节——山东秧歌的仪式性与反仪式性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对山东地区的海阳秧歌与胶州秧歌所呈现出的仪式性及反仪式特征的比较,探讨秧歌的形态、内涵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深入分析民间节日庆典中所体现出的闹节现象与西方狂欢节的区别。
作者 张蔚
机构地区 同济大学
出处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1-88,共8页 Theatre Arts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度青年项目"闹节--山东大秧歌的仪式性与反仪式"成果的一部分 项目批准号06JC760007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辽阳县志》,民国十七年铅印本.
  • 2(宋)盂元老所撰《东京梦华录》.
  • 3《陕北、晋西的伞头秧歌——民众的诙谐与乡土社会的秩序》王杰文著,P.28.
  • 4杨米人等著,路工编选,清代北京竹枝词(十三种),北京:北京出版社,1962年版.
  • 5《巴赫金全集》第6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P.12.
  • 6孟宪波.海阳大秧歌[M].烟台市内部资料出版物,2004.
  • 7海阳县志编纂委员会[C].海阳县志.内部资料印制许可证(1987)63号.
  • 8胶州志编纂委员会[C].胶州市志.新华出版社,1992.
  • 9蔡铁原.胶州市文化志[C].胶文内刊第002号,1992.
  • 10海阳县文化志编纂委员会.海阳县文化志[C].内部资料,1992.

共引文献1

同被引文献1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