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0,共9页
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参考文献44
-
1[英]费尔夫.西方文化的终结.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131.
-
2[法]让·波德里亚.完美的罪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2;76;21.
-
3[匈]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M].居延安译编.北京:学林出版社,1987.
-
4[德]弗·尼采.悲剧的诞生.北京:三联书店,1986,99;193,325.
-
5[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非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49;34;103-105;113;139;155;165;156;108;151.
-
6[美]欧文·埃德曼 任和译.艺术与人[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
7[俄]安·契柯夫.契柯夫论文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101.
-
8[俄]维·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388;311;124-125;235;229.
-
9[英]弗兰西斯·弗兰契娜、查尔斯·哈里森.现代艺术和现代主义.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31.
-
10[印]泰戈尔,泰戈尔论文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89.
共引文献36
-
1吴芳.卡夫卡的鬼味人间[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87-89.
-
2李万斌.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性与美育功能初探[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77-80. 被引量:7
-
3王园.玄学的非后现代主义精神特质[J].宜宾学院学报,2004,4(5):60-61.
-
4陈军.有意味的形式——中国画的线[J].红河学院学报,2003,1(6):33-36. 被引量:2
-
5宋坚.意识流小说家伍尔夫创作思想初探[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1(2):54-58.
-
6汪全刚.华兹华斯和陶渊明诗歌自然观差异及其成因[J].文教资料,2008(21):20-21.
-
7陈鹃.浅析水城农民画在装饰画的民族传承中的启发作用[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8(5):86-88. 被引量:1
-
8赵勤国.形式美感:从正常形式到超常形式[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7(4):36-41. 被引量:3
-
9杨金梅.华兹华斯自然观中的矛盾分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20(6):35-39. 被引量:4
-
10王德胜.走向大众对话时代的艺术——当代审美文化理论视野中的艺术话题[J].思想战线,2005,31(2):80-86.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65
-
1吕雷.关于崇高[J].作品,2007(5):59-59. 被引量:1
-
2R.沃林,李瑞华.艺术与机械复制:阿多尔诺和本雅明的论争[J].国外社会科学,1998(2):58-61. 被引量:25
-
3易海威,赵潺潺.符号的批判——浅析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11(S1):47-49. 被引量:2
-
4曹意强.作为人文学科的艺术史[J].新美术,1991,12(4):29-39. 被引量:10
-
5方延明.媒介公共性问题研究三题[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8(6):58-62. 被引量:15
-
6周宪.日常生活的“美学化”——文化“视觉转向”的一种解读[J].哲学研究,2001(10):66-73. 被引量:77
-
7魏则胜,李萍.文化伦理的逻辑[J].天津社会科学,2006(2):42-47. 被引量:3
-
8汪晖,许燕.“去政治化的政治”与大众传媒的公共性——汪晖教授访谈[J].甘肃社会科学,2006(4):235-248. 被引量:77
-
9傅守祥.大众文化批判与审美化生存[J].文艺理论研究,2006(5):20-24. 被引量:12
-
10袁祖社.“公共性”的价值信念及其文化理想[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21(1):78-84. 被引量:109
引证文献10
-
1朱斌,魏江虹.对当代文艺中“崇高”的反思:失落与重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9(6):108-112. 被引量:3
-
2秦桂平.试论大众文化的消费与生产——从郎加纳斯的崇高谈起[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5(2):54-57.
-
3谭容杰.浅议格哈德·里希特作品的审美价值[J].电影评介,2009(18):86-86.
-
4顾祖钊.论文学批评的三大原则[J].江苏社会科学,2010(4):152-160. 被引量:1
-
5孙桂荣.如何表述崇高的“在场”与“退场”?——评王斑《历史的崇高形象——二十世纪中国的美学与政治》[J].文艺研究,2010(9):116-123. 被引量:2
-
6宫宝龙.阿瑟·丹托艺术哲学的主要困境及其解决方案[J].美育学刊,2011,2(1):85-89.
-
7朱斌.雅俗的审美心理比较及其审美启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2(5):116-121. 被引量:3
-
8向美霞.试论音乐类媒体公共性的缺失[J].新闻大学,2013(2):81-88. 被引量:1
-
9江凌.论当代文化消费困局及文化伦理体系的建构[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4(1):64-70. 被引量:2
-
10吴红涛.勇敢的心:康德崇高美学的德性之维[J].道德与文明,2022(4):157-167.
二级引证文献12
-
1刘世文,王婷.“另一种崇高”及其影像表达——试析张艺谋《一秒钟》的崇高美学与空间叙事[J].艺术学界,2023(2):59-74.
-
2茹燕玲.崇高与媚俗——关于新时期文学的一些思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5):46-48. 被引量:1
-
3刘纪新.影片《寻枪》改编中的文化策略[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4):60-64. 被引量:1
-
4宗羽.从日常生活审美化谈通俗艺术的泛滥[J].企业导报,2012(3):236-237.
-
5石文斐.近十年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研究综述[J].惠州学院学报,2013,33(1):63-65.
-
6冯大彪.毛泽东的文艺观及其当代启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研读[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4,14(2):6-10. 被引量:2
-
7于元元.论弗兰纳里·奥康纳的暴力关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8(3):37-44. 被引量:1
-
8李石.多学科交叉语境下的“政治美学”研究综述[J].高校社科动态,2014(4):23-26.
-
9朱君.文化形成的心理机制及其衍生的教育启示[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5,20(3):438-442.
-
10魏祥迁.2010年~2015年我国文化消费研究述评与展望[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6(5):100-107.
-
1中国先锋诗人2005虎丘诗会在苏举行[J].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06(1):254-254.
-
2海伦.凯勒.假如拥有三天光明[J].健康大视野,2005,0(12):66-67.
-
3吉狄马加.致海子[J].意林文汇,2012,0(4):18-18.
-
4见证人.写在《李劼人全集》出版之际[J].郭沫若学刊,2011(4):18-20. 被引量:2
-
5邢建昌.现代性语境下的艺术问题[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3):1-5.
-
6周海亮,叶子.陪你再走二百米[J].幸福(上),2008,0(11):45-45.
-
7符雄助.停着[J].散文诗世界,2015,0(1):63-63.
-
8张光武.城市年轮[J].小说界,1999,0(6):174-175.
-
9周海亮.最后两百米[J].青年博览,2007,0(1):19-19.
-
10陈茜.“内的原素”与诗人使命[J].创作评谭,2004(12):37-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