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再犯预测机制——假释适用中不容忽视的命题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再犯预测机制建构与完善直接关系到假释适用成败与否。再犯预测机制引入人格调查是可行的、必要的。我国现行假释再犯预测制度有不完善之处,有必要重构我国假释再犯危险性评价机制,即通过人格概念来统帅再犯预测因子。从而建立科学的、有效的再犯预测机制。
作者
韩玉胜
沈玉忠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中国监狱学刊》
2007年第1期5-10,共6页
China Prison Journal
关键词
假释
再犯预测
重构
分类号
D926.7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15
1
张绍彦.
刑罚权与行刑权的运行机制探析[J]
.法学评论,1999,17(3):93-98.
被引量:18
2
冯亚东.
罪刑关系的反思与重构——兼谈罚金刑在中国现阶段之适用[J]
.中国社会科学,2006(5):125-134.
被引量:114
3
王奎.
论人身危险性的评价因素[J]
.政治与法律,2007(3):152-157.
被引量:18
4
司法部监狱管理局.关于在罪犯保外就医执法活动中有关问题的批复.
5
同注9,第82页.作者认为应当扩大监外执行的适用,修改无期徒刑罪犯不得保外就医的规定.
6
傅宽芝.刑事诉讼关系原则需要补缺,2007(02).
7
孙喜彬,曹广健,苗红熠.《罪犯危险性评估的心理病理学相关分析》,载北京市监狱管理局网站,http.//www.bjjgj.govcn/Artlcle/ArticleShow.asp?ArticleID=1472访问日期.2008年8月29日.
8
弓震海.《目标跟踪与地理信息管理业务规范解读》,邵雷主编.《监狱信息化辅导读本》,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96页.
9
陆才俊.《论犯罪情报在侦查线索排查中的运用》,罗志平,陆才俊,郑永红,胡卫红主编.《侦查学论丛(第10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页.
10
谭丽宁,陈金亮.
从检察视角析犯罪测量之意义[J]
.中国检察官,2007(11):44-4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宋新国.
对《刑事诉讼法》再修改若干问题的思考——以刑罚执行为视角[J]
.中国司法,2007(7):80-82.
2
陈伟.
论人身危险性评估的体系构建[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1):131-140.
被引量:20
3
徐克林.
监狱刑嫌调控对象的排查方法研究[J]
.犯罪研究,2014(5):40-48.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陈文莹.
完善我国社区服刑人员危险性评估体系的思考[J]
.楚天法治,2019,0(9):38-38.
2
肖扬宇.
从“人身危险”到“人身风险”——刑事禁止令的理论进路与制度基点[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2):132-137.
被引量:3
3
毛振东.
安置教育司法适用问题探究——以大陆法系保安处分为视角[J]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8,30(6):75-81.
被引量:2
4
陈伟.
认真对待人身危险性评估[J]
.比较法研究,2014,28(5):59-72.
被引量:42
5
王锋.
人身危险性因素中的动态变因证明[J]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25(5):101-104.
6
林瑀.
论社区矫正风险评估及其相应制度——以未成年人犯罪为视角[J]
.东南学术,2015(6):189-195.
被引量:5
7
童策.
刑法中从业禁止的性质及其适用[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6,19(4):135-146.
被引量:33
8
吴贞霞,曾天德.
未成年人身危险性大小评估问卷的初步编制[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5(2):113-120.
9
宁军妮,肖聪阁,李胜.
社区服刑人员再犯罪防控机制的完善[J]
.宜宾学院学报,2018,18(10):96-102.
被引量:1
10
李棒.
论人工智能技术在涉罪未成年人人身危险性评估中的应用[J]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8(6):55-60.
被引量:2
1
周国强.
论假释适用中的再犯预测[J]
.广西社会科学,2001(4):74-75.
被引量:7
2
韩玉胜,沈玉忠.
再犯预测机制——假释适用中不容忽视的命题[J]
.犯罪与改造研究,2007(3):39-45.
被引量:7
3
翟中东.
论我国刑法中“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判定[J]
.人民检察,2001(5):16-19.
被引量:4
4
郭大鹏.
加强法律监督,依法缓刑、假释——浅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二条的适用与完善[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18):125-126.
5
周海强,罗传发.
新形势下依法扩大假释适用问题与思考[J]
.中国司法,2013(9):66-68.
6
李希慧.
假释适用对象与条件之完善[J]
.法学研究,2010,32(1):159-162.
7
张彦华.
完善我国假释制度的若干设想[J]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4):14-17.
被引量:1
8
于阳,吴浩.
释放假释制度既有功效问题研究[J]
.中国监狱学刊,2015,30(3):70-74.
9
刘志英,易谨.
人身危险性评价与保安处分的适用[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2):51-56.
10
钟志平,周吉.
恢复性司法在我国缓刑适用移植中的反思与改进[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27):141-142.
中国监狱学刊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